本报记者 王有强 靳燕
“无论从国家层面、长三角层面,还是中部发展层面,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议把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上升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依托淮河生态经济带,打通区域合作‘经脉’。”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秘书长汪中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支持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合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协同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的发展目标,并列入今年省政府重点工作。为将这一目标融入国家区域发展“大棋局”,更好促进中东部地区协同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汪中山提交了《关于依托淮河生态经济带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的建议》。
汪中山说,依托淮河生态经济带,协同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他认为,从国家层面讲,此举不仅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点,是连接陆上丝绸之路至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连接黄河、长江两大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纽带,有利于推进全国经济一体化,全面拓展对外开放;对长三角地区来说,有助于扩大长三角腹地范围,提升其发展战略支撑,对长三角地区企业降本增效以及提升该地区物资能源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等都有重要作用;就中部发展层面而言,有利于中原地区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加快改革开放,承接产业转移,融入先进地区产业链供应链,有利于中原地区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全面拓展发展新空间。
“近年来,随着国家《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深入实施,淮河生态经济带已经成为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连接纽带。”汪中山说,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列入新的规划编制计划,推动其上升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从国家层面对相关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布局、经济技术合作、交通建设、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希望由国家相关部委牵头,建立中原——长三角常态化联系协作机制,强化战略联动、规划衔接、政策协同、产业同构、优势互补。
就如何围绕中原——长三角大通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力度,汪中山建议,通过国家统一规划,统一推进建设,提升信阳淮滨港、周口港、蚌埠港、阜阳港等淮河流域航运能力,构建畅通高效淮河水道。加快推进南阳经信阳至合肥高铁前期工作,开通郑州至上海货运高铁班列,打造现代交通大动脉。同时,高标准打造若干个多式联运交通枢纽,实现中原——长三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希望通过提升战略格局、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基础支撑、筹办重大活动、强化生态保障等一系列措施,把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打造成为区域融合、产业对接、交通物流、创新合作、绿色发展的走廊,成为省际协同合作示范样板、中东部合作发展先行区,更好地推动南北经济融合发展。”汪中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