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版:广告

马爱珍:绿叶对根的情谊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08日   第 34 版)

从宝岛台湾到首都北京,从苍茫九州岛到广袤世界,她用大爱无疆的坚韧步伐与商海竞帆的巾帼气度书写了生命的传奇。作为著名女企业家,她化苦难为坚韧,将一家小小的贸易公司发展成为台湾贸易界巨舰,颇具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她化天堑为通途,几十年如一日奔波海峡两岸,为两岸政通人和鼓与呼,为促进两岸妇女交流甘做铺路石;她化偏激为大义,强烈反对国民党提出“亲美远陆”政策,呼吁两岸同胞亲帮亲,而非请外人制衡自家人;她大爱无疆、富而思源,帮助女性企业家维护更加公平和正义的发展环境,为社会弱势群体谋求正当权益和人格尊严。渗透她的血液与灵魂的,是一个传承五千年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深深热爱台湾、热爱祖国的爱国者——“统一才是台湾2300万人真正的福祉。”是她近半个世纪始终不渝为之奋斗的情怀所系,信仰所在。尽管如今80岁高龄,她依旧情系祖国统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满怀豪情地奔走与奋斗。

她,就是台湾著名爱国女企业家马爱珍。

上篇:

苦难辉煌

大爱无疆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

作为近半个世纪穿梭海峡两岸的台湾著名女企业家,马爱珍的生命足迹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羸弱走向复兴的伟大征程。1950年,马爱珍9岁时,随当军医的父亲落脚到台湾新竹。因为当时国民党当局在新竹为大陆来的老兵修建的眷村面积不大,僧多粥少,父亲只是少尉军衔军医,自然没分到眷舍。于是一家三口只能暂时栖身在日据时期修建的一所传染病医院里。由于随国民党残部败退台湾,全家身无长物,连睡觉用的铺盖都没有,只得捡拾稻草晒干用来充当铺盖,居住的和乞丐没有两样。

恶劣环境中马爱珍和父母先后感染传染病,幸亏依靠父亲的医术全家得以痊愈。为了生活,马爱珍和妈妈捡拾过菜叶,还揽过糊火柴盒的活儿;没有自来水,9岁的马爱珍便承担起到附近井里挑水的活儿,并走街串巷去卖水补贴家用;没有熨烫衣服的设备,就利用夜里时间把褶裙理好,摆在睡铺的两层稻草中间,凭着躺卧其上的身体重量压平,而一整夜的辗转反侧,唯恐压坏褶裙……

苦难是一座大熔炉,有的人因此毁灭,有的人却斗志弥坚,涅槃重生。马爱珍是后者。进入中学后,她积极从事体育运动,取得骄人成绩,曾到香港参加过比赛。高中毕业后,她本可以到体育专科学院继续深造,但考虑到生活艰辛,她毅然放弃学业,选择工作,挑起养家重担。早年她换过很多职业,在艰辛的职场磨砺中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更体验到无畏生命逆流的奋斗乐趣。结婚后,马爱珍和丈夫相亲相爱,谁知祸从天降,幸福的婚姻生活还没进入第四个年头,丈夫在一次飞行中不幸遇难。在接踵而来的生命逆境中,她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勇敢地挑起生活的重担奋力前行。她一面悉心照顾两个幼女以及双方老人,一面怀着尚未出世的孩子艰苦工作,维持生计。为了增加收入,她晚上下班后再到一家贸易公司兼职。在工作中,她比别人更加体会到知识的重要,始终没有忘记学习,利用一切可以挤出来的时间学习贸易知识、恶补英文。

1970年,马爱珍迈出人生关键一步,启航创业。从一张桌子、一部电话以及从亲友处借贷来的10万元钱创办了“常富企业公司”。1974年又创办一家工程技术顾问公司,1977年创办一家工程公司,1981年,创办桦慕企业公司,并任董事长。在这段艰苦创业的日子里,她一路摸爬滚打,多次调整业务方向,凭借不懈努力,成功把一家小小的贸易公司发展壮大成为台湾贸易界巨舰企业,更逐渐开拓海外业务。凭借诚信经营和热情周到的服务,马爱珍在不少国家建立了长久客户关系,目前麾下企业在钢材、皮革、纺织品、农副产品等领域均取得巨大成功,在美、德、法、英等七个国家设立分公司,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

经营有方,在收获商业硕果的同时,自幼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马爱珍,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为企业厚植了敦厚仁爱的优秀企业文化基因。几十年如一日,她始终把员工当作家人。台湾地区有一个习俗,每年有一个“尾牙”日,就是招待员工吃饭,表示对一年来工作的感谢。几乎所有公司都是在外面餐厅安排,马爱珍则不然,她将几百名员工分成几批,亲自烧菜,陪他们喝酒谈天。“员工们辛辛苦苦帮公司一年,我只辛苦一天做饭是应该的。”由于和员工建立起稳定和深厚的情谊,大批员工往往一干就是几十年。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三个孩子也都培养成才,公司日益发展壮大。而她善于经营、乐善好施的事迹也逐渐在台湾各地流传,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等荣誉也纷至沓来。

马爱珍的大爱之心也伴随着事业精进而惠及到更为广阔的慈善公益事业。1989年,马爱珍加入台湾工商建研会,她的人生也绽放新绿。本着互助合作、服务社会为宗旨的台湾工商建研会对台湾地区经济发展担当建设研究功能,同时综合中生代企业家实际经营向台湾地区相关部门建言。在台湾地区民生产业及制造业排名前十大企业中有70%隶属台湾工商建研会的成员,会员生产总值也占台湾地区生产总值40%以上。

台湾工商建研会在台湾地区分设北、中、南、东四大分区联谊会,自1995年担任北区联谊会会长后,马爱珍成功筹办“建研心、企业爱”等活动,关爱智障儿童,让弱势群体感受到来自企业界的关怀。

在参加台湾工商建研会以来,她结识了很多在工商界奋斗的优秀女性,女性创业过程中遇到了苦与痛让她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回忆初创事业时的艰辛,马爱珍感慨万分:尤其在男人为天下的商场中,女性要与之竞争谈何容易。除了要承受“女人成不了气候”的成见外,在很多方面也因为女性角色而不能得到信任。

她回忆道:“与别人进行接洽生意,对方一看是女士,第一反应是‘你们老板怎么不来,反而叫女秘书来谈’。到银行贷款也是如此,无论你的手续多么合规,对方还是百般刁难……”

她意识到,女性要想成功,就应该更加团结紧密,互相帮扶。她发现在工商界奋斗的女性,有许多在能力、成就方面不逊于男性,却不被精英社团“扶轮社”所接受,她便萌生了创立女性扶轮社的决心。

世界上第一个扶轮社是由一名年轻的律师保罗·哈理斯以友谊与了解的精神,结合一群各自以不同行业服务大众的男士,于1905年2月23日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组织成立。因当初参加者为清一色男性,所以立下了非女性社团的传统。

在马爱珍女士积极斡旋和努力抗争下,美国扶轮社总部终于同意她在台湾建立一个纯女性扶轮社的要求。1991年7月,台湾第一个女性扶轮社-台北芙蓉社成立,她任创社社长,有93位女性精英成为第一批会员。当时世界一片哗然,多家媒体报道此事,有家媒体报道称:“扶轮社从此不再清一色,打破大男人私人俱乐部形式,促进专业女性精英的横向联系。”

她随后在1995年创立另一家女性社团——台湾华丽关怀妇女协会,“华丽”二字意义为“希望所有中华妇女都美丽”。在各行各业女性广泛联系的基础上,1999年马爱珍又成立台湾女企业家协会。

在台湾的女性企业家交友圈中,人们尊敬地称呼马爱珍为“马大姐”,就连女企业家的另一半也很尊敬她。有时候,她的女性精英朋友在家与丈夫有矛盾了,也会找到马爱珍倾诉。马爱珍就会给她的先生打电话,约请喝咖啡。这些先生一听“马大姐请喝咖啡”都紧张得要命。长此坚持的约谈制度,解决了不少女性精英的家庭矛盾。

她除了关爱成功女性成长,对社会上的弱势女性群体也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台湾的“大陆新娘”。

1995年成立台湾华丽关怀妇女协会,她的初衷就是帮助弱势女性。当时大陆新娘有3万多人,她们遇到家庭暴力、居留和工作等一系列难题,台湾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常务副会长唐树备委托马爱珍担起帮助她们的责任。马爱珍设立“马大姐”热线和华丽关怀委员会,帮她们请律师打官司,资助那些想回去的“大陆新娘”回到自己家乡,她在此方面“散金”无数。

一次,一位“大陆新娘”因为受到虐待,想买飞机票逃走,结果在飞机场被人砍了十几刀,有人通知了马爱珍。她赶快带着律师、医生和员警赶到机场,立刻把她送到医院急救。救治过来之后帮她办离婚手续,把她送回了大陆。

马爱珍还联合多位知名人士上书台湾立法地区立法部门争取“大陆新娘”权益并取得积极成果。修正通过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部分条文,放宽大陆籍配偶在台工作权及继承财产限制,并缩短取得定居资格时间。最新规定为,大陆配偶经许可入境后,申请在台依亲居留;在台依亲居留满4年,可申请转换为长期居留期间;在台连续长期居留满2年,可申请定居。此外,大陆配偶继承遗产或受遗赠,不适用总额不得逾新台币200万元限制规定,且经许可长期居留者,可继承以不动产为标的之遗产。这与之前居留8年也未必给予居留权和遗产继承总额不超过新台币200万元的规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马爱珍没有停歇脚步,她下一步想做的是,将“大陆新娘”统计在册,按照地域和原籍进行精细划分,由台湾女企业家协会出资,让这些“大陆新娘”学习自己本地的家常菜,并出资开店请她们来经营,从而在经济上自强自立。

下篇:

铁肩担道义

为民族复兴助力

对于马爱珍这个名字,台湾妇女界和政界并不陌生。作为企业家,她曾是台湾女性创业者的楷模;作为曾经的政界女将,马爱珍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一直坚持和“台独”作斗争,政治理念上始终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公开表示衷心拥护祖国和平统一。

马爱珍长期奔走两岸,为两岸交流鼓与呼。

2000年,她率台湾代表团参加在北京举行的海峡两岸妇女经贸合作研讨会。作为台湾企业界代表,她的发言题目就是《台湾人当然是中国人》,此举在台湾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两年来,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岛内“台独”势力污名化大陆,马爱珍说,“我祖籍河南,9岁去了台湾,但无论在哪,我始终以我是中国人而骄傲;我认同两岸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我始终希望自己能做祖国统一大道上的一颗小小铺路石。”她呼吁广大台胞促进两岸联手抗疫,多做有利于两岸和平发展的事。

马爱珍说,“九二共识”是两岸交流互信的基础,但却被台湾当局污名化,所以自己和国民党同仁有必要大声说出来,为“九二共识”正名。

马爱珍说,面对未来,国民党要敢于理直气壮讨论统一,把党魂找回来。

马爱珍表示,大陆提出了“两岸融合”,而且还定调“两岸一家”,这就代表“两岸的事是家里事,既然是家里的事,就可以通过交流沟通来解决,而不是通过美国人介入来处理”。马爱珍说,大陆对台政策是理性且一贯的;反观台湾当局呢?充满民粹、不理性、政策不连贯且带有选举考虑。

黄复兴党部是中国国民党特殊党部之一,是为台军退役人员设立的党部,党部成员包括退役官兵及其眷属。作为中国国民党黄复兴党部原副主委,马爱珍强调,在此过程中,过去和大陆沟通顺畅的国民党绝不应该置身事外,甚至跟着民进党走。她坦言,国民党内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希望两岸是可以和平相处的,如果国民党不重视这群人,或者选择忽视,真的会失去基本支持者。“我们必须向台湾同胞进一步解释‘九二共识’和‘一国两制’,重新把两岸话语权从民进党手中夺回来。而要做到这点,不能让两岸断了交流。”

无论是幼时飘零台湾的艰苦岁月,还是对家乡的思念以及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的耳濡目染与浸染,都是马爱珍成为矢志不渝推进两岸统一的原因。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马爱珍就提出前瞻性分析:海峡两岸同文同种,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虽然台湾开放较大陆为早,与世界经济深度接轨,而且当时台湾的农产品加工业等出口情况很好,但毕竟只有2300多万人口,资源少,市场小,而大陆地大物博,拥有巨大的市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两岸优势完全可以互补。这也使她深刻意识到推动两岸经贸合作的巨大机遇和广阔舞台。早在1988年,她就率团参访大陆,自觉担当起两岸经济发展“红娘”的角色,以其杰出贡献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成为最早在中南海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台湾工商界代表。

马爱珍不负众望,早在1999年,就曾率领台湾女企业家协会会员赴北京举办两岸妇女经贸合作研讨会;2001年,在马爱珍的推动下,在台北举办了两岸暨港澳妇女经贸论坛,从此打开两岸妇女界经贸活动的互动局面。在她的积极组织和推进下,台湾工商团体、妇女团体、教育团体、农业团体等相继访问大陆近20个省和自治区,举办各领域洽谈会,促进台湾各行各业对大陆的经贸投资取得丰硕成果。同时促进两岸商界人士互动和了解,为双方提供更多合作空间和机会。

2002年,马爱珍当选台湾工商建设研究会首位女性理事长后,更积极倡导台商台企西进大陆,促进两岸经贸交流,并积极促成台湾学界与大陆知名高校合作,创办台商在大陆高端企业研修班,让台商快速熟悉大陆的社会、经济、人文环境,成效显著,得到台商好评。她适时呼吁,对于台湾企业界来说,两岸直接“三通”刻不容缓,而作为台湾工商建研会理事长,马爱珍承诺将与占台湾GDP约45.8%的工商建研会会员们一道,共同推动两岸“三通”尽快实现。在她的鼓励下,很多台商到大陆投资办厂,并得到很好的发展。

2005年前后,马爱珍率先垂范,在北京建立台湾精品中心,在上海新浦东正在装修的“五角大厦”占据其中约10万平方米的一角,建立“台湾商品交易中心”,并与上海市政府与农业部下设的农展馆签订合约,引进31个省区市的农副产品;与商务部下设的贸促会加强合作,引进产品,以期发挥台湾农业方面高新技术优势,在祖国大陆和国际市场之间架设合作桥梁。她和台湾农委会、台湾外贸协会,到农业部和贸促会了解情况,带台湾招商团队实地考察了不断深化和推进两岸经贸合作。

马爱珍还致力于两岸文化教育的交流合作,多次率领台湾工商团体、妇女团体、教育团体、农业团体等访问大陆大部分省区市,积极参加和主持海峡两岸举办的各项联谊活动,为两岸文化、教育、司法界人士的交流互动穿针引线。

多年来,她奔走于海峡两岸,目睹祖国大陆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置身全球化浪潮世界经济新格局,马爱珍对祖国统一以及台湾的未来有了更多新思考。她坦言,“改革开放初期,大陆提出搞经济特区引进‘三来一补’企业,那时是‘台湾帮助大陆’,而现在主题正好反过来是‘大陆帮助台湾’。”马爱珍一语道破两岸经贸时势。在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台湾受危机影响严重时,如果没有大陆对台湾企业界的帮助,台湾经济不可能恢复这么快。如今伴随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尤其是中国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经济战“疫”前行,并在全球率先复苏并稳健增长。

眺望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须同舟共济,依靠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马爱珍对此满怀信心并衷心拥护,她坚信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接续奋进的新的伟大征程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而两岸统一也必将在民族复兴伟业中实现。

2022-03-08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0969.html 1 马爱珍:绿叶对根的情谊 20,96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