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要针对特困人员的特点和需求精准施策,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强化临时救助,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

精准施策,让失能人员得到更好照护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江苏省委会副主委王红红连线对话江苏省淮安市民政局局长李萍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09日   第 02 版)

王红红: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联组会时就社会保障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您作为社会保障工作者,应该也及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您有何感想和体会?

李萍:王委员好!3月6日晚上,我就通过媒体报道认真学习了讲话精神。“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总书记一心为民,关心社会保障工作,让我深受感动和鼓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针对特困人员的特点和需求精准施策”。近年来,我们也在不断提高工作精准度。

王红红:我知道你们一直在探索失能人员长期照护保障工作。这部分人群就是极为特殊的特困人员。为应对失能老龄人群所带来的社会风险,党中央、国务院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并在不同地区分批次开展试点,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失能人员照护保障制度奠定了基础。但从整体上看,由于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极为复杂,各地的理解不尽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也存在差异,相关制度总体上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在基层实践中,您有什么迫切需要在全国层面解决的问题?

李萍:我想失能人员长期保障工作迫切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各地现有的试点,往往更多地基于本地当下的实际,关注眼前问题的解决,而对于长远发展关注不足。建议及早对失能人员照护保障制度进行系统研究设计,在充分摸清准确把握失能人数及其变化趋势、失能状态转移规律、照护服务费用发生规律等关键要素基础上,对未来失能人口规模和照护服务需求尽可能进行准确预测,综合考虑经济下行压力、劳动就业人口状况、税费负担总体水平等因素,科学设计筹资政策和供给模式,对长期照护保障制度作出系统安排,形成系统完备的整体制度体系,并在充分试点和论证的基础上全面进行推广。

王红红:现有的失能照护保障制度试点主要集中在失能照护保险制度建设上,且大多以医保统筹基金划转作为长期照护保险资金的重要来源。对此你怎么看?

李萍:我强化政策集成,建议将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多个方面全面纳入整体制度框架,坚持财政支持、单位和个人分担的社会保障基本筹资原则,整合包括民政部门的高龄津贴、福彩公益金,残联部门的残疾人护理补贴,以及公益慈善机构的社会捐助等碎片化的资金,合理确定不同保障的功能定位、运行机制和供给方式,建立完善适应现实需求的长期照护保障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医养结合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体系。

王红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在失能人员长期照护保障中,如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

李萍:我希望能够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营利性机构、民办非营利性机构、公办公营机构和公办民营机构发展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举办规模化、连锁性的照护机构和日间照料中心,扩大服务覆盖面,推动服务深入家庭和社区,推动社会照护服务机构发展壮大,逐步形成照护服务的主体力量。要统筹居家服务、社区服务和机构服务,在街道层面设立一家专业照护机构,重点为完全失能人员提供长期照护服务;在社区层面设置社区照护中心,作为街道照护机构专业力量的延伸,重点提供日间照护服务和对居家照护服务提供支持,逐步建立起居家、社区、机构相结合的多层次全覆盖失能照护服务体系。

2022-03-09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江苏省委会副主委王红红连线对话江苏省淮安市民政局局长李萍 要针对特困人员的特点和需求精准施策,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强化临时救助,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0982.html 1 精准施策,让失能人员得到更好照护 20,98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