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科技时代

科技界政协委员眼中的“人才观”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17日   第 07 版)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蔡新霞研究员在超净间实验室观察实验进展 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高志民

编者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围绕科技发展中的人才问题,科技界全国政协委员们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

大胆让青年人才站上科研舞台

“关于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我觉得在人才使用过程中科学使用的程度不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阎锡蕴表示。

凭借在肿瘤生物学和纳米生物学领域作出的原创性贡献,阎锡蕴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Atlas国际奖、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生命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励。

对于给青年人搭建科研平台,阎锡蕴委员有着切身体会:“虽然引进的人才有一些‘优青、杰青’等头衔,这些都是个人的荣誉。但是真正发挥像青年人才突击队作用,让他们来解决面临的‘卡脖子卡脑袋’问题,还需要给他们搭建很好的平台,要相信青年人,让他们在科研的舞台上发挥作用。”

“过去,我们生物领域有一个曾经跟诺奖擦肩而过的科研成果,就是人工合成胰岛素,到现在,依然被认为是诺奖级的人工合成,这是非常难的。那个时候完成这个任务的课题组成员最大的也都是32岁,邹承鲁院士当年就是32岁,他就是这个组长。”阎锡蕴反问,我们现在给青年人多少这样的机会呢?

“红旗渠那么大的伟大工程,到现在依然很好,当年建设者们也才20几岁。现在,在很多大的项目上任人唯‘帽子’,我觉得有没有头衔不重要,谁能干就让谁来干,给青年科技工作者一些去突击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阎锡蕴说。

“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稳定的经费支持,是人才成长的必要的条件。人才培养一定要给他创造一个环境,一定要有稳定的经费支持,只有解决了青年科研人员生活的这个顾虑之后,才能踏踏实实地长期稳定地工作,才能在平淡艰苦的环境中研究,有时需要10年磨一剑才能出来科研成果。”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核燃料专家王黎明表示。

建立人才流动补偿机制

“人才发展非常重要,有引进人才的问题,又有自己培养人才的问题,也有使用人才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留不住,因为研究机构待遇不高。”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崔向群在调研中发现,研究机构人员待遇不足是留不住人才的关键因素。

“一些研究机构是事业单位,每个人事业编制5万薪资,很多年都不变。由于高校待遇比这高得多,一些研究机构的杰青,甚至院士带着杰青,就跳槽到高校去了。”

“当然人员是需要流动,都是人才,到了高校,研究机构怎么办?怎么引进人才,稳定人才,同时还能让人才流动,这是问题的两个方面,需要研究对策。”崔向群委员说。

“研究机构也没有办法,只好想办法弄项目、弄钱,有时候搞得风气很不正。导致巡视工作中时常发现经营出问题,其实症结还在于经费不足。”崔向群建议,事业编制的人员基本经费也应该逐年增加,避免由于经费不足,科研人员只能四处找钱。

“为什么珠三角、长三角的人才发展那么好?把人才都吸引过去了。”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研究员曲伟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为什么人才会往那边流?虽然也有保密机制、罚款约束等制约条件,但是实际工作中还是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人才流失带来的损失,不仅是个别单位的事,也事关国家一些重大科研进展,要给“抢人大战”制定规则。”曲伟建议,要建立人才流动反补偿反补贴机制。要有科学的细则约束科研人员有序流动。既要保护人才正常流动,也要保护相关人员和单位的利益,形成更科学的人才流动机制。

“要留住人才,就要为科研人员提供舒心环境,人性化的科研管理和公众文化认同度是人才队伍保持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王黎明委员认为,管理者要有人性化的管理,因为人碰到的事都不一样,对于政策的解释每一级理解得也不一样,要培养一支专业的科研人员管理队伍,为科研人员成长做好服务。

从基础教育入手培养人才

“很多学生毕业到了企业以后,企业需要二次培训,这就是一个浪费。”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蓝闽波告诉记者,“人才要从基础培养开始,我们现在上课,给学生讲的那些,具体在企业当中能够实施的东西,实际上跟我们企业中的具体实际是有脱节的,我觉得应该要把它协调好。”

“高校不能自说自唱,要鼓励企业参与,把学校的一些成果也进行沟通,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蓝闽波呼吁,现阶段的人才培养,应该从供给侧、结构质量水平上进行合理匹配,希望教育部门能够从进行顶层设计,使教育系统、产业系统能够更加充分地对接和融合。

“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系统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发科技委副主任陈祥宝认为,“人才成长有一个过程,不能指望今天引进,明天就是人才,要建设人才高地,必须有长远系统地设计,久久为功。”

“再有一个是需要兼顾的,我们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的时候,还有一批‘非人才’的同志怎么办?我们不希望看到的结果是,人才的作用发挥有限,团队的积极性还受到影响。综合科研环境也要有所兼顾。当我们注重这一块的时候,千万不能偏废了那一块,人才问题,尤其如此。”陈祥宝说。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的通知》明确提出‘开展英才计划、少年科学院、青少年科学俱乐部等工作,探索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加快青少年科学兴趣、科技素养培养已经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郭华东建议,设立中国青年科学院、中国青年工程院,这有利于顶尖青年科学家的发展。

政策“落入寻常百姓家”

“目前科技政策不可谓不多,科技体制改革方力度不可谓不大。这些科技政策落地,效果如何?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政策,但确实存在部分政策在一级级落实的过程中被淡化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建议,相关政策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或者具体单位落实到什么程度,相关地区是否出台了配套措施,是否真正激发了科研人员积极性,提高了科技创新效率,可以作为民主监督议题进行专题调查摸底,提出改进落实建议。

“未来我国明确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要谈探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议题。粤港澳大湾区正式提出要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该如何让自主培养的顶尖人才持续涌现?现有的专业人才,是否人尽其才?这是新时代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问题,也可以作为民主监督的一个选题。”苏权科认为。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讲述了引进人才时的亲身经历:“我们引进一个海外人才,由于个别部门片面执行政策,导致引进的海外人才产生了消极情绪。”江桂斌表示,对外交流执行政策不能“一刀切”。他呼吁,科研人员要回国工作,就要给他机会,相关政策仍有改进的空间。

“要以法治保障促进科技创新生态优化。”江桂斌建议,赋予科研人员自主选择和调整技术路线的权利,实行绩效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等分配方式。建立容错机制,科研项目允许试错,科技创新决策允许尽职免责。

2022-03-17 高志民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1606.html 1 科技界政协委员眼中的“人才观” 21,60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