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意周刊

管好临期食品,让消费者买得舒心、安心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21日   第 07 版)

作者:贺成

随着反对食品浪费成为社会共识,临期食品市场日渐升温。近日,北京市场上首次出现主打生鲜的奥特莱斯店,售卖的几乎都是临期生鲜,由于价格比普通商超便宜不少,吸引了大量市民光顾。但在体验新业态的同时,人们也呼吁,临期食品要想持续发展,需格外关注质量问题,统一的监管标准亟待建立,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售卖临期食品对商家而言,可以减少损失,实现盈利;对消费者而言,可以降低消费支出,提升生活品质;对社会而言,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从根本上减少食品浪费,可谓“多赢”。以往,购买临期食品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但有调查显示,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消费者年龄为26岁至35岁的占比居然高达47.8%。随着消费者对临期食品价格敏感性越来越高,以及消费人群越来越庞大,临期食品市场潜力巨大。

不过,越是如此,越需要把临期食品这手“好牌”打好。对于食品而言,安全就是生命线。只有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临期食品才有存在的价值,才能实现互惠共赢。但究竟多久才算临近保质期,以及对于临期食品应该如何管理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

因此,商家应进一步强化对临期食品的管理。如严格遵守食品储存条件,加强对临期食品的安全检查检测,避免问题食品流出。另外,相关职能部门应针对当前存在的一系列短板问题,尽快制定可供参考执行的国家标准。只有在着眼临期食品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使之实现精细化管理,才能让消费者买得舒心、安心,临期食品也才有望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2022-03-21 贺成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1798.html 1 管好临期食品,让消费者买得舒心、安心 21,79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