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冬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但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问题亟须破解。”谈及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曾勇在自豪中还有隐忧。
“究其原因,既有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存在结构性问题,也有现行补能模式投入大、利用率低、盈利困难等问题。”曾勇介绍,2021年我国公共及私人充电桩保有量为261.7万台,按同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784万辆,桩车比仅1∶3,且“快充”的直流充电桩低于“慢充”的交流充电桩,公共充电桩的建设分布也不均衡。同时,换电模式推广受车体设计、电池规格、连接接口等多方面差异性因素的制约,尚无国家标准,规模化商业运营推广条件不成熟,以致充电、换电运营企业眼下仍然深陷盈利困局。
为此,曾勇呼吁,应联合汽车生产商、电池生产商和换电运营商,尽快推动建立电池标准,实现电池的兼用性和安全性。同时,为加快建设适配换电站,探索推广“电池租赁+电池更换+电池升级”等共享换电模式。
针对不同车型换电方式不同、换电标准化涉及多方利益等换电技术标准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障碍。曾勇建议,应加强换电技术创新与标准化支撑,由政府主导,从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推荐性标准到国家强制性标准逐步过渡,并加大测试技术和仪器装备的研发。同时,加强跨行业协作,组建多方联盟,共建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推动产业各方协同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