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营周刊

市场呼唤“猪坚强”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25日   第 06 版)

本报记者 王金晶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基础产能,防止生产大起大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加强生猪产能调控。3月以来,猪肉供应出现阶段性过剩,价格持续下跌;与此同时,“猪肉股”预期却不断升温。

记者日前从国家发改委网站获悉,3月第3周全国猪料比价为3.51,环比下降3.31%。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损为323.47元。

分析人士称,本周国内猪价延续缓跌走势。市场整体消费能力依旧偏弱,猪肉产品走货乏力,屠企压价收购生猪意向较为强烈。同时,饲料价格继续上涨,养殖端对后市信心不足,压栏等价情绪减弱,转为积极出栏。短期内供需依旧失衡,预计猪价、猪料比价将继续小降。

与猪肉价格下行相对,3月以来,温氏股份、唐人神、牧原股份、大北农等多家生猪养殖企业频繁获得机构调研,相关公司股价也节节反弹。

困局之下,生猪养殖产业正面临新一轮洗牌。

养殖户“割肉”艰难抉择 部委出手提振信心

“价高伤民,价低伤农”在“猪周期”的作用下,这段时间养殖户的日子有些煎熬。

年过半百的江西会昌县农民康蔚祥,看到前两年养猪赚钱,去年贷款在自家建造了猪舍,设计养殖规模是三四百头,而在新猪舍养猪至今,他只购入了100多头猪苗。康蔚祥说:“现在亏得很厉害,一点钱也赚不到。算下来,养一头猪大约亏四五百元。”

与大部分猪农的想法一致,康蔚祥也认为猪养大了必须要卖,“如果你不卖,它就要吃掉很多饲料,喂它的时间越长,亏得越多。”而眼下,又遇上饲料价格上涨,他决定加快出栏来减少亏损。

除养殖户之外,大型生猪养殖企业也受到较大影响。从新希望集团发布的财报来看,今年2月企业销售生猪97.73万头,环比下降24.39%,同比上升40.05%;收入为11.03亿元,环比下降32.66%,同比下降45.88%;而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1.39元/公斤,环比下跌12.79%,同比下跌61.23%。

与生猪产能释放相对,刚刚过完春节的消费者,对于猪肉消费的需求却并不旺盛,加之疫情防控影响,餐饮机构的消费量也有不同程度萎缩。据北京某知名超市透露,目前猪肉销售量与2月持平,却仅为1月的一半;猪肉售价2月较1月小幅下降,目前虽已有所回升,但价格趋势仍不明朗。

新希望认为,生猪销售数量同比上升较大的主要原因是产能正常释放,2021年中期相比2020年中期的仔猪投放力度明显增大。生猪销售收入环比下降较大,及其和商品猪销售均价同比下降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市场行情导致猪价下行。

据农业农村部分析:“当前生猪生产总体平稳,能繁母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猪肉市场供应较为宽松,受供求关系影响,生猪价格进入周期下行区间。”并同时指出,养殖场户经营困难,需要各地各有关部门合力应对,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年内第三批冻猪肉收储工作也即将展开。据了解,今年第一批和第二批收储,收储计划总共为7.8万吨,而我国每月猪肉消费总量达到400多万吨。业内人士认为,尽管从数量上看,相对整个市场,收储的规模很小,很难对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但这依然提振了市场的信心。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表示,最近一段时间,市场对未来的预计乐观了很多,普遍认为,猪价的触底可能就在今年上半年。到下半年,这一段最难的低价时期可能就会过去,猪价将会出现反弹。

从具体措施上看,农业农村部召开专题会议提出,要强化生猪全产业链信息监测和预警,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政策支持,稳定养殖用地和环保等长效性支持政策,精准实施生猪产能调控和冻猪肉收储调节,持续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发展。

降本增效、提升抗风险能力或是破局之道

面对饲料价格上涨和阶段性市场需求减弱带来的双重压力,大北农集团高级副总裁莫宏建坦言,饲料价格上涨增加了养殖的成本,这是肯定的;但对于大的企业来说,影响相对小一点。“以饲料作为核心产业的大北农近期就对九鼎饲料和正邦做了一些并购操作,进一步提升了自己饲料板块的实力。”

眼下国内猪肉市场恢复产销两旺的局面尚待时日。对于当下的阵痛,大北农给出的处方是:进一步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如:加强畜牧师队伍、营养师队伍、兽医师队伍、数据分析师队伍、实验室的检测团队、驻场服务团队等专业技术团队建设。“其目的还是提升养殖效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北农集团1-2月份销售生猪是近70万头,1-2月份销售收入是9.76亿元。莫宏建介绍说,“当前,大北农的生猪的预计出栏量不会有较大的增长,就是以稳定为主,我们要在今年下半年将生猪生产成本降至每斤8块钱以下。”

对于目前生猪养殖业所遇到的困难,莫宏建表示,一方面要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加强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保证猪“活下来”;另一方面,要做好成本的管控,包括品种选育与扩繁疾病的净化与防控、抗病营养与定制,增强防护突发疫情的能力,尽量让猪“活得更长久”。

“我觉得还是要认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些部署,特别是生猪养殖相关的一些政策措施,争取政府最大的资金的支持和优惠政策。”莫宏建说,“在修炼内功的同时,多措并举共同降低生猪的生产成本。最终就是谁的成本管控得好,那么谁就可以活得更久。”

在生猪养殖领域,小企业持续亏损,大企业也是饱受压力,经营困难,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所以说还是希望企业还要跟政府相关的部门要通力合作,共渡难关。”莫宏建最后说道。

市场整合趋势进一步显现

对于“猪周期”的规律性,有网友质疑为何大数据不能准确预测,并提前做好养殖、投放调控。然而,调控并非易事。

此前就有统计表明,我国前五强的生猪养殖企业年出栏量不足市场一成,其余九成中,养猪数量在50头以下的散户占比90%以上。而且,母猪存栏到生猪出栏往往需要12个月左右的时间,留给市场的调整时间并不充裕;如果再遇到如“非洲猪瘟”之类的突发性事件,集中应对综合成本颇高。诚然,生猪养殖的数字化赋能在未来仍有广阔空间。

对猪肉价格走弱的现状,市场对“猪肉股”的预期却在走强。3月22日,根据猪价系统发布的数据显示,监测到的26个省市产区,猪价上涨的省份达到了15个之多,整体来看,猪价已经全面止跌,虽然上涨力度依然有限,但是上涨范围还是比较可观的。

从资本走向到市场趋势,都可以看出生猪养殖领域的集约化趋势正在进一步显现。显而易见的是大型综合性农牧企业对于风险的应对更加从容。综合性企业不仅从事着生猪养殖,大部分还拥有饲料生产和种猪培育、猪苗销售等业务板块。

此外,头部猪企所能掌握的数据及分析能力远高于散户,能够更加细致地洞察到市场的产能变化,做出判断及决策。头部企业业内人士表示,实际上猪的计划性是很明确的,基本上在上一年底之前就决定了第二年下半年它的出栏的水平。而在产品研发和疾病防疫方面,大型养殖企业也独具优势。

大型企业规模养殖的聚集效应之下,养殖散户如何获得自己的生存空间?专家建议可以从特色品种养殖、合作社集约管理、政府定向补贴等方面予以扶持,让“猪红利”惠及更多猪农。

2022-03-25 王金晶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2064.html 1 市场呼唤“猪坚强” 22,06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