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周刊

一个被疫情改变的基层外科医生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30日   第 06 版)

范志伟

2022年3月,南京。新冠肺炎疫情局部反弹,各行各业都投入进了防疫抗疫中去。警报拉响,战斗打起。

“三年来,我看见了许多,也改变了许多……”戴建军作为一个外科医生,第一时间再次穿上了防护服。

疫情来袭,防护服竟然穿了三年

2019年12月,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出现原因不明的肺炎病人。“当时谁也没有想到疫情会这么猖獗,以为这不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呼吸道疾病,一段时间后就会被控制住。”提起当初自己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判断,戴建军至今仍有些为自己的武断而感到不好意思,似乎这个判断有失自己职业医生的水准。

“胃肠镜手术停了,门诊也停了,但我们的工作没有停。只不过工作从内镜室、手术室、门诊前移到了防疫抗疫的第一线。”戴建军工作在南京市江北新区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名外科医生,平日里不仅要处理一些外科病人,还要在内镜室里做一些胃肠镜方面的治疗。

对于一名基层医生来说,日常并非只有医疗工作,还有着部分基本公卫的工作。外科门诊、内镜室、手术室、病房、上门随访等,这些平日里戴建军已经习惯了的工作日程突然被改变,他反倒有些不适应了。

不过这种不适应只是短暂的,因为日益繁重的防疫抗疫工作很快便让他再也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顾及自己的情绪了。他的妻子,是一名护士,也是他的同事。当妻子因为看见新闻报道而思念孩子情绪低落时,他安慰妻子:“疫情很快就会过去,大家都是这样,挺一挺。”当父母身体抱恙自己却不能尽孝床前时,当持续工作而身心疲惫时,他同样安慰自己:“疫情很快就会过去,坚持一段时间就好了。”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身防护服,他竟然穿了三年。

为谁而战?老百姓心里有数

1981年出生的戴建军来到南京已经快20年了。2003年,他怀揣着治病救人、悬壶济世的梦想走出了蚌埠医学院的校门,一脚踏进了金陵城。从来到单位报到的那一天起,他就暗暗告诉自己:“扎根基层,服务人民。”

办了入职手续,领了白大褂,搬进了职工宿舍,这一幕对戴建军来说,似乎就发生在昨天。在带教老师的帮助下,他很快就投入到了基层医生的角色中去。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总结实战工作经验,外出进修,虚心求教,在日复一日的不断积累中,他成长为了单位的骨干力量。

戴建军从来没有向人提起过这些深藏在内心的情感,没有三甲医院的光环,也没有专家教授的荣誉,但他却成了大爷大妈们口口相传的口碑,这就是他奋斗的动力。

但是,随着疫情的持续发酵,戴建军却有些迷茫了:“我为谁而战?以前,我只觉得这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干好自己的工作,服务好自己的病人,不犯错、不作恶,就足够了。”新冠肺炎疫情之前,戴建军像多数人一样有着这样的想法。

直到有一天,他自己找到了答案。

诊室里来了一位需要复查胃肠镜的老大爷,在告知行胃肠镜可能会出现的风险时,老大爷拍了拍胸膛,说了一番至今让戴建军难以忘记的话。

“我做过胃肠镜,体验过,什么也不怕。咱是共产党员。小伙子你没听过革命人永远都年轻吗?你们医生去武汉都不怕,我怕什么?”老大爷说。“年轻人做胃肠镜也有风险。我没有去支援过武汉。”戴建军尴尬地笑了笑。“放心吧,就算出了意外,我也不会找你麻烦的,咱们共产党员是讲原则的。你没去支援武汉,不也是在南京抗击疫情了嘛,老百姓心里有数!”老大爷却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

诊室里发生的这一幕,给戴建军上了一堂精彩的人生课。老大爷看似无意的几句话,却让戴建军找到了为谁而战的答案。第二天,他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2022年3月,金陵大地新冠肺炎疫情在局部卷土重来。戴建军和妻子再一次并肩投入了防疫抗疫战场中去。“只要将自己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只有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对于戴建军来说,三年里,他不仅找到了为谁而战的答案,更知道了人生的真谛。这一次他面对的是和三年前不同的病毒毒株,但防护服背后他还有着不一样的身份,“每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就是一座堡垒。虽然我现在还只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但我会努力,最重要的是,我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指明灯。”

(作者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主治医师)

2022-03-30 范志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2322.html 1 一个被疫情改变的基层外科医生 22,32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