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沛缘
祖父母走之前,我很少去思考关于死亡的问题,因为感觉死亡离自己很遥远。现在想来,其实我们总有一天会面对死亡,或是他人的,或是自己的。有时的确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或者说问问自己的内心对于“死亡”这件事情的真正看法。作为年轻人,我们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自修“死亡”这门人生课。
敬畏生命——我认为死亡是有意义的,它的意义之一便是让生者体会到生命之须臾,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一生,并对他者的生命保持敬畏。中国有句古话叫“死者为大”,当见到一条鲜活的生命在面前逝去,是令人震撼的。这样的场景会让人很难不产生联想:躺在那里的如果是自己,又会是怎样一副光景。
通透自我——死亡的意义之二是给予生者一种精神寄托,可以是祝福,可以是警告,亦可以是念想,让生者活得更“通透”。在晚上独处时,问问自己的内心:“如果我按照目前的规划来生活,我走的时候会不会有遗憾”“如果我想让遗憾小一些,我应该怎么做”之类的问题,并且尝试着按照自己所得出的结论去行动——比如更多地陪伴自己的家人,定期锻炼身体,保持充足的睡眠和精力,及时去完成任何一件真正重要的事情。
如何缅怀——在我国,上香祭拜几乎是镌刻在基因里的习俗。人们认为点燃香火,放出礼炮,献上贡品才是对于逝者的尊重。而近年来,人们的观念有所改变,并且开始采用相对温和的祭拜方式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一张照片、一对蜡烛、一碗贡品、一束鲜花或是一把旧二胡,同样承载着生者最真实、最深切的情感。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