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眼

开栏的话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4月12日   第 03 版)

更多报道见人民政协报微信公众号

更多报道见人民政协报微信公众号

谁来养活中国?

这貌似是一个离我们很遥远但又迫在眉睫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事关国运民生,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农业大国来说,仓廪殷实是国家之福、百姓之盼;粮食安全是稳定之本、安全之源。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截至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十八连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14亿人端牢“中国饭碗”更有底气。但与此同时,2021年,中国累计进口粮食16453.9万吨,较上一年同期增长18%,相当于我国粮食产量的24%,也达到了历史新高。这再次提醒我们,中国的粮食供给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

放眼全球,形势更加严峻。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叠加共振,世界经济复苏失衡,吞噬着过去10年全球减贫成果,饥饿人口总数已达8亿左右。再加上俄乌之间尚未完结的战争推波助澜,一场全球粮食危机似乎已经近在眼前。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中国饭碗”何以端牢?

在习近平总书记诸多论述里有“三句话”,可谓我国粮食安全必须筑牢的三道防线:“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这是事关“中国饭碗”的一条不可触碰的“红线”;“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这是事关“中国粮”产能与品质的“底线”;“要树立大食物观”,这是事关人民美好生活的“高线”。

“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

从今天起,“新闻眼”栏目将推出系列报道——“端牢‘中国饭碗’”,在“谁来养活中国?”的答案里继续找寻“粮稳天下安”的真谛。

2022-04-12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2862.html 1 开栏的话 22,86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