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政协新闻

江苏省兴化市政协委员:

一颗“粮心”为丰收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4月12日   第 04 版)

本报讯(通讯员 郝文斌 记者 江迪)近期的低温多雨天气,给小麦生长带来不利影响。由江苏省兴化市政协委员、农业农村局工会主任阮书江等农技人员编写的《兴化市小麦中后期管理要点》,通过微信群、农技云、视频培训、农技热线、“明白纸”等方式送到了千家万户。

兴化连续12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标兵)县称号。疫情防控不松劲,春耕备耕不误时。面对当前的疫情“倒春寒”,兴化市政协委员怀着一颗保供增产的“粮心”,深入种田农户家中和家庭农场、农资经营单位,在宣传防疫知识的同时开展调查研究,指导春耕生产,把履职尽责落实在防疫一线、田间地头。

针对疫情形势下出现的农药化肥运输难、技术培训组织难、外地种植大户回兴难等方面的实际,阮书江与兴化市政协委员、供销总社理事会副主任孙华,在走访多家农资经销企业后,撰写了《疫情防控办理运输车辆通行证亟须规范》的社情民意,建议为运输农资运输车辆开辟“绿色通道”。此项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被采纳。他们呼吁开展农村植保专业化服务,以此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劳作人员。目前,全市无人机的植保使用率达80%以上。

建设“土肥沃、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可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左右。兴化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科科员杨海江和同事们克服疫情影响,用一个“赶”字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兴化市2021年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已全面竣工,6.3万亩高标准农田投入到春耕生产中。围绕今年新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3.3万亩的目标任务,杨海江与同事完成了各项前期准备工作,4月中旬即可全面开工建设,可实现当年项目当年完成。

进入春季,兴化市政协委员、周庄镇夏泊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谢国政就忙开了。谢国政的合作社流转4000多亩种植粮食,拥有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大型农机具60多台套,在完成合作社的耕作、植保、收割等作业的同时,服务面积辐射邻近乡镇的1万多亩。面对当前的疫情,考虑到农资运输环节以及外地跨区作业的限制,他要提前准备农资,同时培训本地的农机手,以顶上外地机手的“空缺”,确保夏收时颗粒归仓。

2022-04-12 江迪 江苏省兴化市政协委员: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2869.html 1 一颗“粮心”为丰收 22,86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