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甜甜 本报记者 胡方玉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安徽省各级政协组织、广大委员持续强化心怀“国之大者”的责任担当,助力全省扎实做好就业工作。
不久前印发的《中共政协安徽省委员会党组2022年工作要点》显示,今年,省政协将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等社会热点,开展监督性调研、微协商微监督活动,贯通运用调研督导、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为党政分忧、为群众解忧。与此同时,以事业凝聚委员,引导委员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做好委员“作业”,交出精彩“答卷”。
■ 新形态:“直播”送岗位
近年来,安徽省政协曾以月度协商会形式,围绕“完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等主题建言献策。协商过程中,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表示会充分吸收会议成果,进一步创新政策措施,完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如今,“直播带货”这种新潮的方式,也成为就业服务的“新招”了。
“就业何必去远方,肥西就是好地方。”面向闪光灯和摄像机,合肥市肥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孟祥霞“客串”主播,在网络上直播“带货”——只不过,她带的可不是一般的“货物”,而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就业岗位。
这个系列的招聘会中,就有以“新就业形态”为侧重点的专场,一边深层次地满足城乡居民个性化的就业需求,另一边也帮助更多企业实现人才“双招双引”,推动企业发展。
直播间内,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负责人耿天宝正介绍着企业概况:“我们公司是生产经营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平时咱们家里用的沙发家具、箱包手袋、鞋类、球类,还有汽车座椅等,都用到了我们的产品。”
作为在肥西本土成长起来的上市企业,安利股份无论是薪资待遇还是福利保障都颇具吸引力。但随着近些年人口红利的弱化、企业规模的扩大、就业观念的转变,企业每年用工都明显有缺口。
一边是企业招工“填不满”,一边是保就业稳民生“高质量”,“新就业形态”下,各类人才短缺问题如何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如何协调?种种谜题待解,亟须“政协方案”与“政协智慧”来助力。
■ 促进就业的安徽方案
今年的安徽省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会议期间,安徽省政协常委、省人社厅厅长徐建建议:多渠道支持灵活就业,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以居民需求牵引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千方百计筑牢和扩大就业基本盘。
统计显示,2021年,安徽省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0.9万人,同比上升6.94%,创历史第二高位。履职过程中,结合自身工作,徐建深有体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全面落实稳就业保就业政策举措,以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带动劳动者增收。
省政协常委、社法委副主任阮怀楼则建议,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依托平台就业、从业场所分散、工作时间灵活等特点,行业主管部门应把摸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底数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尽快将各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信息纳入政务信息管理范畴,健全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发挥数据支撑作用。
两会上传递的委员声音,很快化作吹开民生之花的“春风十里”。
今年年初,安徽省政府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签署了《共同推动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与此同时,安徽还出台《关于加强企业用工服务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若干实施意见》,开展企业用工保障服务攻坚年行动,指导各地人社部门与6703户重点企业建立包保服务机制,全力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做实做细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工作。
在此前安徽省政协召开的“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月度专题协商会上,委员建议要适应“互联网+”发展形势,引导农民工依托新零售、无接触配送、网络直播、网约车、现代物流业等新业态领域多元化就业等。
面对灵活就业形式的普及,安徽积极出台《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专项行动的通知》,落实灵活就业参加社会保障举措,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增收、促进当前应急就业举措与长远就业举措良性互动。
阳春三月,惠风和畅。一阵阵事关民生福祉的春风,正持续吹拂着江淮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