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休闲周刊

王海涛

迎难而上 为国争光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4月15日   第 09 版)

本报记者 李冰洁

“特别激动,特别兴奋,特别有荣誉感。”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王海涛代表中国轮椅冰壶队接受了“突出贡献集体”表彰,用三个“特别”形容了自己的心情。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轮椅冰壶比赛中,王海涛率领中国轮椅冰壶队获得金牌。这是他们在冬残奥会上夺得的第二枚金牌,四年前的平昌冬残奥会上,中国轮椅冰壶队实现了中国在冬残奥会历史上奖牌数、金牌数“零”的突破。今年这块金牌,成为我国在本届冬残奥会收获的唯一一枚“卫冕”金牌。而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王海涛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场比赛竟不是夺冠的决赛场,而是循环赛与挪威队之间的胶着较量。

“挪威队是我们在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决赛时的对手、当年的亚军,而且他们这几年世锦赛打得非常好,加上关系到晋级半决赛,所以那场比赛非常关键。”王海涛说。

看过今年冬残奥会比赛的观众,肯定都对王海涛总能在关键时刻掷出“神仙一壶”印象颇为深刻,其中就有循环赛对战挪威时的最后一壶。

当时,上半场战平、下半场中国队以3比4暂时落后的情况下,最后一局尤为关键。王海涛顶住压力、逆风翻盘,凭借最后一击绝杀战胜了挪威队。“当时最后一壶的难度,即便是在我们平时的训练当中,我的成功率也只有10%,可以说赢下这场比赛非常艰难。”

相比于普通冰壶运动,轮椅冰壶没有队员在冰壶前行路线上扫冰辅助,而且推壶要用到手杖,对运动员手部力量和路线控制的拿捏要求更加严格。“想击打就击打、想投哪儿就得投哪儿,这是轮椅冰壶最难的地方。”王海涛用很浅显的语言来解读他们的技术动作。别看这项运动入门简单,就是坐在轮椅上推壶,但想打得精彩非常难,靠的就是训练的日积月累,往往一个动作就要练习几百上千甚至上万次。

作为残疾人运动员,王海涛比我们看到的更艰辛。“外人看我们是坐在轮椅上,但实际上大家身体残疾程度不同,都有各自的病痛,有些要插导尿管,有些还需要垫尿垫。”每天训练时,这些残疾人运动员坐着轮椅,在冰面上一待就是五六个小时,此外,还要进行体能等方面的训练。“但大家谁都没有拿自己当残疾人,你滑得快我要比你还快,你练得多我要比你还多,都相互‘攀比’着往更优秀上练,我想,这些应该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表彰大会上说的‘迎难而上’吧。”

王海涛这种超乎常人的乐观积极心态,也不是短时间内养成的,他坦言,自己9岁因病致残后,也曾自卑过很久。那时,面对同学异样的眼光,让他感觉融入不了集体,总是一放学就赶紧回家。有时家里来人,他也是躲在一边。直到2008年被选入黑龙江省轮椅冰壶队后,大家在一起欢乐和谐的氛围,让他慢慢走出自卑情绪,在运动中收获了阳光开朗。现在的王海涛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他希望,在通讯传媒这么发达的时代,自己的经历能够让更多的残疾人看到,可以鼓励他们走出来,告诉他们残疾人一样可以为国争光。

王海涛用现在的一个流行词“小白”,来形容他2008年刚进队时候的状态,他幽默地说:“当时啥也不懂,教练的意图也不太能理解,但大家‘干就完了’。”从“小白”到参加冬残奥会夺得金牌,再到卫冕冠军,14年的时间让王海涛无论是技术还是心态都成长了许多。冰壶,也在潜移默化中,成了他的“亲人”。

“对我来说,它不是一份职业,而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假如现在不让我练冰壶,那我一定会大哭一场。”

王海涛说,他常看到外国五六十岁的轮椅冰壶运动员还在参赛,1989年出生的他认为自己还很年轻。他不给自己设任何限制,也不预想还会参加几届冬残奥会,“只要身体允许,技术还能够达到国家队的标准,我会一直打下去。”

轮椅冰壶比赛,讲求协同作战。“团队项目重要的就是团结,我们队友之间都是相互鼓励,发挥不好了也不埋怨不抱怨,而是努力为队友做弥补,赢了比赛特别提士气。”这项“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奖”,中国轮椅冰壶队实至名归。受到表彰后,王海涛和队友都特别开心,纷纷拿着奖牌拍照留念。相信今后的他们会更加团结,也相信他们能鼓舞更多的残疾人,一起向未来。

2022-04-15 李冰洁 王海涛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3168.html 1 迎难而上 为国争光 23,16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