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休闲周刊

“闲不住”的李晓霖:

主媒体中心的“幕后英雄”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4月15日   第 10 版)

本报记者 徐金玉

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主媒体中心是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的近万名新闻记者、持权转播商、主转播商的工作大本营。本报注册记者在这里奋战近1个月,感受温馨、周到的服务之余,总在思忖,承受着如此繁重任务的场馆背后,到底有多少位默默无闻的工作人员?

4月8日,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其中一位“幕后英雄”的名字终于被大家知晓——主媒体中心赛时运行团队后勤副主任李晓霖,作为148名“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之一,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

一看到李晓霖的任务表,记者有些惊到了:在赛时运行团队中,这位年轻的“80后”领导者,肩负着基础设施、临建、电力、餐饮、清废、物流、形象景观以及引导标识等8个业务领域的工作。

而在深入采访后,记者发现他的工作强度远非如此,他与主媒体中心的“战友情”甚至可以追溯到2018年11月。从选址到工程建设,再到赛时运行,两年半的时间,他是全过程、全身心地参与。

“作为赛前主媒体中心工程建设的总负责人,我带着建设团队,全年无休地干,见证了这里从一片空地,到一张张图纸,再到一座崭新的建筑拔地而起。”李晓霖至今仍记得当时不舍昼夜的忙碌场景,各类专业问题扑面而来,需要他和工作团队反复研究。

他透露了一个小插曲:今年冬奥场馆颜值担当之一——主媒体中心独特的“群鸟飞舞”外墙造型,曾经因为工期紧张而险些被临时幕墙代替。“最后,我们综合考虑了场馆形象、临时幕墙拆卸再造的资金成本,想尽各种办法,终于让外立面用正式幕墙亮相。当看到很多外国媒体为其点赞、拍照,甚至将建筑物作为拍摄的取景点进行新闻播发时,心里是说不出的成就感。”李晓霖说。

在搭建过程中,更有无数与冬奥相关的独特难题等待解决:比如,持权转播商在场馆建设同期要搭建设备,如何保障中方工作人员和外方工作人员既能同时在场馆工作,又能不交叉、不见面,确保疫情防控有序进行?比如,他带领的后勤团队有上千人,大家来自四面八方,如何保证在闭环管理下能安心、安全工作?

“主媒体中心刚落成时,一个巨大的挑战接踵而至。”李晓霖说,“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作为主媒体中心,其实不是竣工工程,而是在建工程,是节俭办奥的典范。我们需要用这个在建工程把赛后功能和冬奥赛时功能结合起来。由于它的设施设备刚刚完工,面临的第一场检验就是冬奥会,所以我们保障团队的压力非常大。”

就是在这种重重压力之下,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实现了运行“零故障”和服务“零投诉”。“这和充分的前期预演方案和无数次的桌面推演、实景演练是分不开的。”李晓霖说。

从1月4日开始,主媒体中心进入闭环管理,一直到3月17日北京冬残奥会服务结束,他们整整在闭环内工作了80天,神经时刻紧绷着。

每天拿着对讲机巡馆是李晓霖的工作日常,日均1万步~1.5万步,更是他的工作标配。“赛时运行期间,我们成立了后勤领域的调度中心。如果在场馆中遇到困难,可以先打调度中心的客服电话,客服会将诉求反馈到各个岗位,体系建立起来了,处理问题的效率非常高。如果出现多领域协同作战或难点问题时,我会亲自调度解决。”李晓霖说,最多时,他手上有4个对讲机,要在不同频段及时提出解决方案。路走得多,话说得多,以至于在接受采访时,电话那边他的嗓音,还会有些许沙哑。

如今,已顺利完成任务的李晓霖已无缝衔接到了赛后工作模式。“我们的物流团队还在配合转播商做设备移出的工作,我们也已开始后续的工程建设。”李晓霖说,生活还在继续,但这段宝贵的体验,在他的生命历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奥运会见证了我职业生涯的发展,也是我个人进步的重要平台。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时,我曾参与媒体村的建设,当时刚工作,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程师,到了2022年,我既是建设者,也是负责人,这14年的飞跃和参与,以及‘突出贡献个人’的荣誉,都是对我最大的激励和鼓舞。但我想,这个荣誉不应该属于我个人,它属于所有为此付出努力的冬奥人。”李晓霖说。

2022-04-15 徐金玉 “闲不住”的李晓霖: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3170.html 1 主媒体中心的“幕后英雄” 23,17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