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吕萍
当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必须严肃对待诸多挑战。我们怎么办?
“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4月2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这样表示。聚焦经济,我们要共同促进经济复苏——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强宏观政策协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全球平衡、协调、包容发展。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引发多位全国政协委员热议。
■ 体现大国责任和价值取向
“我对习近平主席主旨演讲的总体结构印象特别深刻,深感大视野决定了大格局!”谈及在论坛现场聆听主旨演讲,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表示“很受启迪”。在屠光绍看来,习主席的演讲主要涉及三个层次——全球格局、亚洲地位、中国立场。“讲话深刻分析了全球面临的各方面挑战,提出应对这些挑战的根本之道,就是各国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方向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眼下看,如果没有全球各国的加强协作,新冠疫情恐无法得到根本缓解;如果缺少各国的共同努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难以保证,经济复苏也难有大的起色;如果没有各国的相互信任和全球治理,世界和平会受到威胁。”屠光绍这样表示。
从全球看亚洲,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以亚洲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作用不容小觑。“亚洲市场广阔且发展空间巨大,其稳定与发展对全球经济来讲意义重大。为此,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坚定维护亚洲和平、积极推动亚洲合作、共同促进亚洲团结,结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订,可以说亚洲迎来了重大的区域发展机遇。”屠光绍说。
从全球和亚洲看中国,屠光绍从主旨演讲中读出了促进全球和亚洲稳定发展中的中国态度和立场。“习近平主席说,‘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自身市场巨大、增长潜力更大,可以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助力。面对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单边主义、极端主义势头上升等一系列复杂背景,习近平主席强调了信心、意志不动摇,强调了高水平、制度性的开放,这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价值取向。”屠光绍称。
■ 传递中国信心促进合作发展
“当前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使国际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严峻性明显上升。”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表示,从国际政治看,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孤立主义、民族主义不断加剧,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正处于高度动荡期、深刻重塑期,大国博弈更趋复杂多变;从国际经济看,世界经济复苏步伐不稳固不均衡且有明显放缓迹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顺畅运转依然受到疫情等多重因素考验,全球资源能源产品供需形势依然紧张,主要国家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发达国家量宽政策退出的负外溢性将进一步增加。
“面对这样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要求我们必须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必须以国内经济环境的稳,去从容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张连起表示,从国内看,经济发展面临的供给冲击、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压力有所加重,经济增长恢复势头受到拖累,最大的挑战仍是疫情散发反复。面对重重挑战,我们决不能丧失信心、犹疑退缩,要坚定信心、激流勇进。
“我认为,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一是传递了中国信心,特别是对经济韧性的自信;二是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防止一些国家政策调整产生严重负面外溢效应,促进全球平衡、协调、包容发展;三是积极推动亚洲合作。用亚洲国家谚语说,就是‘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甘蔗同穴生,香茅成丛长’。”张连起表示。
“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表示,在全球经济复苏承压之时,习近平主席向亚洲和世界传递了中国稳增长的信心,信心来自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信心来自我们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坚定意志,信心也来自国家出台的稳定经济基本盘和保障改善民生的好政策,来自亿万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所激发出的强大动能。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底气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为世界经济复苏贡献更多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