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徐巧敏 本报记者 鲍蔓华
“完善高水平学科建设顶层设计,深度对接制造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优化在甬高校服务智造创新相关学科的发展布局。”近日,宁波市政协委员、民盟宁波市委会教育委主任白峰在宁波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上作《关于推动在甬高校学科优化 发展服务宁波打造全国智造创新之都》的发言,为宁波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发声,获得市委主要领导批示。
宁波有各类高校16所,基本形成了结构完整、体制灵活、类型丰富的高等教育体系。但同时,一些痛点问题仍然突出:总体不强,特色不清,尤其是对产业贡献度不高。如何加大宁波高等教育各个方面的竞争力,也是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致力于去推动和破解的一大课题。
早在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围绕提升宁波高等教育水平的发言就引起市领导的高度关注,时任市长作出现场批示。随着《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宁波高等教育逐渐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宁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定位不断清晰,民盟宁波市委会的研究视角也不断聚焦。2018年,民盟宁波市委会组建专家力量远赴深圳大学、三峡大学等地调研,吸取兄弟城市的有效做法和优良经验,形成《以加强优质学科建设引领宁波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专报送至中共宁波市委,获得主要领导批示。
2021年,随着“硬核力量”的提出,宁波高等教育短板矛盾越来越凸显,提升的要求也越来越紧迫。高等教育作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引擎”和“助推器”,如何在硬核力量中发挥硬核作用,成为地方发展的“内燃机”?这些问题又一次牵动了白峰等一批高教界盟员的神经,他们进一步围绕学科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思考,最后提出一系列建言。
面对“创新策源能力不强、人才支撑不够有力”等不足,民盟的专家提出,关键是要迅速提升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建强高能级创新策源平台。落脚点是推进高校学科建设、优化学科布局。高校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过程,绝非短期内可以一蹴而就。
经过深入调研,民盟宁波市委会实事求是分析了宁波高校学科建设中的瓶颈和短板所在,提出了聚焦智造创新、系统谋划布局,聚焦产业所需、优化要素引导,聚焦变革突破、推动创新发展等3个方面的建议,呼吁打造与宁波智能制造相匹配的高校学科体系,优化要素支撑的方向、方式,支持在甬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精准对接现代化制造业产业体系;采取“学科特区”方式,以超常规发展的思路及速度,突破现有的学科组织结构模式,构筑人才高地。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如何促进高教和人才在打造“智造之都”上发挥好关键作用,民盟宁波市委会继续重点关注宁波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立项了重点课题《新工科背景下加强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专业内涵和模式优化》,拟就国内工业领域从“制造”走向“智造”的新工科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开展进一步深入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