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琳
在疫情防控的当下,很多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因为人员、物资等受到影响,导致企业偿债能力下降、现金流吃紧,融资需求进一步增加。助企纾困的关键,便是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2022年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的通知,工作目标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总体继续实现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含)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力争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中信用贷款占比持续提高。努力提升小微企业贷款户中首贷户的比重。
明确小微企业贷款工作目标:增量、扩面、提质、降价
事实上,近年来银保监管部门把帮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作为首要任务之一持续发力,按照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的话说,经过持续探索,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小微金融服务之路。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外部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增大,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频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日子着实不好过。而要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的困难,就需要明确他们的需求。
周延礼告诉记者,为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缓解资金压力,渡过难关,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及时研判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2022年继续明确了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面、提质、降价的工作目标,其中就包括“两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户数)和提升首贷户比重的目标。同时,金融机构还持续关注对中小微企业贷款成效。初步统计,到3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超过1.5万亿元,比各项贷款增速高出一倍。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也在持续下降。数据显示,新发放企业类贷款年化利率较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0.25个百分点。
“下一步,监管部门还将密切监测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情况,加强指导督促,确保全年完成工作目标。”周延礼表示。
为小微企业送上金融活水
确保金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特困行业实行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费政策,加大失业保险支持稳岗和培训力度;部署适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更加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对此,周延礼认为,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但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正在加剧。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全球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市场大幅波动,再加上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近期多发,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加,这时更需要坚定信心,但同时也要更加高度重视和警觉新问题、新挑战。而作为银保监管部门就更需要强化监管引领,深入推进银行业保险业服务中小微企业已有的政策的落实,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保持金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而从服务实体经济的成效来看,我们做到了连续性和稳定性。周延礼介绍说,如从信贷投放总量上来看,1-3月,境内各项贷款新增8.6万亿元,同比多增4455亿元;从信贷结构优化上来看,制造业贷款同比大幅多增,新增1.8万亿元,为去年同期增量的1.7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0.6万亿元,同比增长22.6%,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1.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贷款余额超7万亿元;从融资成本持续下降来看,新发放企业类贷款年化利率较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0.25个百分点;从对抗击疫情的支持力度来看,卫生和社会工作贷款新增419亿元,同比多增200亿元。批发和零售业贷款新增1.2万亿元,同比多增1092亿元。
好的政策还要好的连续性和持续性。对此,周延礼认为,可从增加金融供给和改善金融需求两端发力,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弥补金融服务短板。他表示,目前银保监会已先后印发强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出台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在支持交通物流方面,也出台举措要求金融机构全力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目前正会同交通运输部制定支持道路交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等。
虽然,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全球供需失衡加剧、经济复苏放缓,国内疫情多发、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加。但周延礼表示,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仍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银保监会将花更大气力研究新政策、做好新预案,监管政策靠前发力,适时加力,全力服务保障实体经济稳中向好,为中小微企业持续送上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