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休闲周刊

海南五指山:

水满茶香飘 黎乡振兴梦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4月22日   第 11 版)

海南五指山毛纳村:“茶旅”结合奔小康

本报记者 徐金玉

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考察调研,了解海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情况。期间,总书记在茶农手工茶坊调研的新闻引起了茶界广泛关注,更为茶人带来巨大的鼓舞。

水满茶香致富村

“夜幕降临,身着黎族服饰的毛纳村村民在广场上欢歌载舞,大家仍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11日晚6时许,当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海南茶事》著作人陈德新来到村里时,看到的正是这样一派欢喜鼓舞的画面。他眼中这个再熟悉不过的黎族村寨,在素有的美好闲适中,又平添了几抹温情。

和这动人的夜色相连的,还有春风中沁人心脾的茶香。“茶是乡里的支柱产业,这里的家家户户都种茶、都做茶。”来到水满“扎根”近10年,陈德新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感情。

“水满乡的茶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茶园藏在山林中,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尽情地吸收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陈德新说,“到茶园探访,还会有神奇的发现,水满茶都是海南大叶种,在同一块地里,茶叶的长相都不一样,且各个叶片长得都不一样,有的像枇杷叶,有的像橄榄叶,有的圆,有的长,这是原始的群体种。”

正因如此,当一篓又一篓茶青采收回来,制作成绿茶或红茶时,板栗香、花果香、红薯香等各种香型扑鼻而来。

“茶也很耐泡,它的内含物质极为丰富,人体所需的钴和钼的含量很多,这是水满香所特有的。”陈德新边说着,边忍不住展示一张又一张水满红茶的茶汤照片:“看,红艳艳的,多漂亮!”

今非昔比黎族寨

“中秋前夜,五指山静。连夜造茗,水满润红……零点三十,研造完结。三人摩托,车旧无明。月色路白,缓慢爬行……”每每想起与水满乡的结缘,陈德新总会想起9年前的那个中秋前夜。

“那是2013年,当地水满红茶的机械化加工尚处于尝试阶段。人们多是用手工制茶,产量低,市场销路也打不开。”为了破局而来的陈德新,从昆明古斯麦公司汇款5万元,采购了揉捻机、解块机、提香机、烘干机等设备。

“当时甚至连个厂房都没有,我们就临时租用了村委会的三间办公室,开始了水满润红工夫红茶的研制。写打油诗当天,正是我进山驻厂的第4天。当晚做茶到深夜,下班后,没有车,怎么办?还是请新民小学校的教导主任帮忙,用一台破旧的摩托车送我们去镇上旅馆休息,夜深的路上没有灯,只能缓慢行驶……”陈德新说。

在毛纳村土生土长的王大彬更对过往的“苦日子”深有体会。“小时候,我们住的都是茅草屋,连出村的路也没有。当地主要以种植槟榔等经济作物为主,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才再度将山上的野茶树重视起来。”没想到,这片树叶真成了村民的致富钥匙,村路通了,收入翻了番,日子越过越红火。

“现在我家是三层小洋楼,每一层有130多平方米。”电话那头,坐拥着400平方米“豪宅”的王大彬,声音中有藏不住的笑意,他从六七年前开始正式办茶厂,从最初的只有几个人加入合作社,到现在已发展到了二三十个人。

“我们制作的绿茶、红茶一点不愁卖,除了在省内城市受欢迎外,已经销往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今年,一位北京的老顾客就订了1万斤。从春节开始,我们的订单一个接一个地来。”王大彬说,水满乡的茶季很长,从2月份可以一直延续到11月,是真正的摇钱树。“有些有三四亩地的茶农一年可以挣几万块,茶园亩数更多的,甚至能赚上几十万。”王大彬笑着说。

令人向往振兴路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陈德新在这里看到的,不仅是村容村貌的焕然一新,更多的是茶农的成长与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在内的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作为一个75岁的老茶人,陈德新更是茶农们的“热心朋友”,他会不遗余力地为茶农讲解,“对症下药”讲加工知识,传播更多新鲜的资讯和思考。

曾连任三届村干部的王大彬同样深有感触。“这些年来,村民们积极参加培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制茶水平。”王大彬笑着回忆道:“想当年做茶,大家有用手的,还有用脚的;茶也不会喝,一煮就是一大锅。现在,各类盖碗、茶壶,茶农们用得驾轻就熟,对于品质的把控有了更多底气和信心。”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如今,乡村发展的图景越来越好。“未来,在有经济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希望把‘旅游+茶’做起来。这里有山清水秀的风景,游客可以访茶园、品茶香,还能吃农家饭、住民宿,感受原汁原味的黎族风情。致富茶、旅游饭,是令人向往的振兴路。”王大彬说。

2022-04-22 徐金玉 海南五指山: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3533.html 1 水满茶香飘 黎乡振兴梦 23,53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