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纪娟丽
春天是去茶乡的季节。这不,虽然新冠肺炎疫情阻挡了人们奔赴茶乡的脚步,但各地云上春茶节中,郁郁葱葱的茶园,如火如荼的采茶、制茶场景,正慰藉着爱茶人蠢蠢欲动的心。
疫情暴发之前,走茶乡几乎是我每年春天的必修课。春天的茶乡到底有怎样魅力?一别三年,如今,在这个只能云上访茶乡的春天,这些年去过的茶乡往事一一在脑海浮现,竟让我意外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第一次走茶乡,是2007年前往我国乌龙茶的故乡福建安溪。那时,我刚接触茶不久,对茶的概念还只是悠久的历史文化,采摘、杀青、发酵等生硬的制茶专业术语,嫩度、色泽、条索、香气、滋味等抽象的茶叶审评因子。当我乘坐飞机从北京出发,到达厦门,然后再转乘汽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到达安溪县西坪镇,看到层层叠叠的翠绿茶园,辛勤忙碌的采茶景象时,眼前这幅生态图景让人沉醉。从茶园出来,再到实地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观音传统制作工艺,晒青、晾青、摇青、炒青、包揉、初焙、复焙……过去读的那些生涩枯燥的文字,在眼前的制作场景中变得鲜活起来。原来,这生涩枯燥的文字中,是制茶人辛勤手作的汗水和代代相传的智慧。印象深刻的还有位于安溪县城人声鼎沸的中国茶都,茶农或带着鲜叶、或带着初制的铁观音在这里交易。
第一次茶乡之行,茶园的生态之美,制茶人的手艺智慧,茶农的生计与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留下了我对茶乡的初印象。这次茶乡之行,不仅让我此后饮茶时更加珍惜,也让我对宣传好茶业更多了份责任。后来,我又多次去过安溪,去县城的路不再弯曲,2019年,该县还从福建省最大的贫困县变成全国百强县,其中,不乏茶业的贡献。
去茶乡多了,茶乡中那些可爱的人最让我感动和惦念。最近,从朋友圈得知,那个远在云南省普洱市景迈山开客栈做古树茶的布朗族姑娘玉呢来北京开茶馆了,去她的茶馆喝一泡景迈山茶成了我最近的期望。2018年春天,我们来到普洱市景迈山成片的古树茶园,就在古茶树围绕的布朗族村寨翁基寨邂逅了玉呢。翁基寨的布朗族同胞世代守候古茶园,对茶树有着淳朴的崇拜,连木屋檐口顶部翘角处都装饰着茶叶形状的图案。玉呢的客栈就在村口处,见我们造访,玉呢不仅拿出了茶,更拿出了朴实的热情。得知我们从北京来,她显得有些兴奋。原来,她爱人就是北京的。那个午后,在景迈山的茶香中,玉呢慢慢讲起了她的故事。2013年,玉呢租了舅舅的房子开起客栈,希望更多旅人喜欢上景迈山的美景和好茶。2014年,一位从北京来的做IT行业小伙子来景迈山旅游,入住了玉呢的客栈,从此两人结下了缘分。
美好与交流产生了惦念,后来,我经常在朋友圈关注玉呢的动态,她总是那么坚定又认真:客栈新址建成了,孩子出生了,春天好茶又出来了……看到这些,就仿佛又回到了景迈山的那个午后。
最让我难忘的,当数前往云南省临沧市勐库邦骂大雪山拜谒古茶树之行了。勐库邦骂大雪山1.27万亩古茶树群落,是目前国内外已发现的海拔最高、面积最广、密度最大、原始植被保存最为完整的“世界第一野生古茶树群落”。2015年春,当置身于这片热带雨林,爬过一座座山,最后登顶来到古树茶1号面前时,我激动地绕着巨大的茶树走了一圈又一圈。这棵3000多年的古茶树,是勐库大叶种茶的源头,3000年岁月风霜下,它成就了一片树叶的神奇故事。“寻访古茶树,感恩大叶种。2015.3.23”当天,我郑重在内飞上写下文字,然后压进由勐库大叶种茶制成的普洱茶饼中。至今,这片茶饼我仍然珍藏着。
茶乡有美,茶乡有情。待疫情散去,让我们相约春天的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