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意周刊

我家有个“飞鸟食堂”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4月25日   第 07 版)

钱国宏

在我家的院子里,几棵果树中间,有一个近两米高的水泥平台,上面摆满了各式食槽,食槽里盛着小米、玉米粒、糠麸、麦粒等粮食谷物——这便是我家的“飞鸟食堂”。

两年前,老妈从报纸上得知:过去农村常见的麻雀因数量急剧减少,已被列为二类保护动物。老妈说,她小的时候,农村到处可以看到麻雀、喜鹊等各种鸟类的身影,一群一片落满了枝头,一年四季都能听到鸟鸣声。于是,老妈提议:咱普通百姓也应该尽点微薄之力。除了注意保护周边环境,她还想动员家人在院子里砌一个高台,上面放些谷物供鸟儿进餐。提议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全家人的一致赞同。父亲和哥哥大干一上午砌好了水泥台子,又打制了多个形状的食槽。老妈弄了各类鸟儿喜欢的谷物倒在食槽里——“飞鸟食堂”开张啦!

“食堂”是开张了,可“食客”们却不见踪影。直到第三天上午,终于来了几只鸽子。它们先是小心翼翼地落在台子上,机警地四周瞧瞧,觉得安全后,试探性地吃了几口,又见无危险,便呼啦啦落下一帮,争先恐后地吃了起来。此后,麻雀、灰喜鹊、黑枕黄鹂、寿带、黑卷尾……连多年不见的柳莺也蹦蹦跳跳地出现了。

“食客”们登场了,“食堂”也就忙开了。老妈每天天刚放亮就早早起来,根据“食客”们的不同“口味”,精心地拌好饲料。哪类鸟要在主食中拌些碎菜叶;哪类鸟要在食物中放些碎石子,以促进食物消化;哪类鸟喜欢吃熟食,哪类鸟喜欢吃生食……老妈俨然成了“鸟类大厨”。在她的精心呵护下,“飞鸟食堂”日趋红火,每天来此就餐的“食客”多达百余只,十五六种之多。老妈和四邻乐呵呵地欣赏着鸟儿在平台上啄食、嬉戏,人和鸟都充满了快乐……

一晃“飞鸟食堂”已创办两年多了。老妈乐此不疲地为鸟儿服务着,“食堂”里的“食客”也在不断地增加,每天在我家院中的几棵果树上叽叽喳喳地欢叫,“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真让人身心俱爽,心旷神怡。

2022-04-25 钱国宏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3628.html 1 我家有个“飞鸟食堂” 23,62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