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发言摘登

部委回应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4月28日   第 04 版)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

委员提到的建议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我结合部门职责作简要回应。

关于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功能定位问题。要明确县乡村三级医疗体系的定位,县医院要发挥龙头作用,重点加强治病的能力建设;乡镇卫生院要发挥枢纽作用,重点强化基本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村卫生室要发挥基础单元作用,重点加强慢性病管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特别是疫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在乡村医疗卫生资源的规划布局方面,要从注重机构全覆盖向注重服务全覆盖转变,提升机构单体规模和服务能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关于多层次医疗保障问题。农村建立了三重医疗保障制度,包括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个别地方医保报销比例退坡过快,导致脱贫群众参保率有所下降。我们要继续督促地方落实对困难群体参保分类资助政策,防止因政策调整过快过急导致的规模性返贫,进一步加大政策平稳过渡。

关于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问题。重点是明确乡村医生身份,使乡村医生逐步向专业化执业医师转变。督促地方把现有编制盘活用好,鼓励“县聘乡用”“乡聘村用”。待遇方面,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两个允许”,加大财政投入。保障方面,要分类解决乡村医生养老等问题。

关于做好医疗卫生的对口帮扶问题。应鼓励大医院和脱贫地区进行对口帮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把医疗卫生的对口帮扶纳入乡村振兴统一部署中,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推进机制,以及监督考核督导制度。

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

委员们关注的投入机制、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村医待遇保障等,是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对委员们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回应。

关于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补偿政策问题。目前,国家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均有明确支持政策。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规划足额安排,基本医疗服务通过服务收费予以补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政府予以补偿,经常性收支差额由政府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方式予以补助。村卫生室的房屋建设和设备购置,主要采取公建民营、政府补助等方式予以支持,乡村医生收入也有多渠道的补偿机制。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运行属于地方事权范围,由地方承担支出责任。目前,中央财政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补助资金渠道,从供需两端对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发展予以支持。下一步,我们将督促引导地方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钱花在刀刃上,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关于乡村医疗卫生人才本土化培养问题。目前,中央财政通过卫生健康人才相关补助资金,支持地方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县乡村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等基层人才培养项目。同时,22个省份还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开展了专科层次的定向医学生培养。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资金保障,增强培训效果,引导卫生健康人才真正留在基层。同时,指导地方根据当地实际需求,合理开展专科层次人才培养。

关于乡村医生待遇保障问题。目前,乡村医生收入有相应的补偿渠道,下一步关键是指导各地综合考虑乡村医生工作实际情况、服务能力和服务成本,切实做好保障工作。养老保险方面,目前我国建立了居民和职工两大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乡村医生与乡镇卫生院签订了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就可以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但目前多数乡村医生还是以农村居民身份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下一步,我们将与相关部门一起研究,结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和乡村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提高村医养老保障水平。

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

关于大病报销问题。现在乡村主要有三重保障制度,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对于大病患者医保目录内的费用,基本医保可报65%~70%,大病保险可报18%,医疗救助也能报一部分。对高负担人群,我们目前也在做一些改进,比如大病保险划分5万元~10万元、10万元~15万元等多个费用档,费用越高报销越多。在三重制度保障后,困难群众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总体上能报到85%~90%。我们也发现一些大病重病患者医保目录外的支出负担较重。对此,我们将加快推进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从夯实托底保障功能出发进一步优化制度设计。

关于村卫生室纳入医保问题。目前大部分村卫生室已经被纳入基本医保范围,但也确实有一些未能纳入。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医保方面来说,我国居民医保制度设计之初是以保障住院大病为主,随着经济水平和保障能力的提升逐步向门诊费用延伸,虽然各地都已建立普通门诊统筹,但保障水平较低,加之村卫生室本身提供的服务少、单笔费用低,因此医保体系对部分村卫生室的吸引力不强。此外,现行医保政策对基层就医有倾斜,比如在乡镇看病,医保报销比例能够提高10个百分点,依然吸引不了患者就地就诊。对此,一方面需要逐步增加医保政策覆盖面,另一方面,需要提高村卫生室等其他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

关于中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问题。目前来说,乡镇医疗机构的中医药使用率较高,村卫生室配备的药品中,中药品种约占一半,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使用占比也较高。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计划筛选出50个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和100项适宜技术、100个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目前不少地方,如山东、广西等都已经开展了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医保支撑作用,支持适宜的中医药技术发展和应用。

2022-04-28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3804.html 1 部委回应 23,80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