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科技时代

华为提出面向未来的十大科学假设与商业愿景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4月28日   第 07 版)

本报记者 王硕

30年前,你也许无法想象,有一天能够拿着一个小盒子,不需要任何连线,随时随地与远方的家人视频沟通,通过小盒子连接世界……

20年前,也许还没人相信,用一个瓶子能把光储存起来。直到1998年,来自丹麦的女物理学家莱恩·韦斯特加德·豪等人用电磁感应透明现象把光的速度从30万公里/秒骤减到17米/秒;2000年,她们成功地把光子“冻结”了一分钟时间;2006年,帝国理工的Pendry等人提出可以用类似“光子黑洞”的思路来束缚住光,让其无法离开……到目前,已经有很多办法可以来实现量子存储,从而更好地支持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

“我们现在对于未来的所有想象可能都是保守的,因此我们要更加勇敢!”4月26日,在2022年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周红指出,未来数字技术将以超过十年百倍的速度增长,然而现有很多理论和技术都是几十年前甚至一百多年前提出的,基于这些理论和技术的应用已经开始遇到瓶颈。

“面向未来,只有大胆提出假设、大胆提出愿景,敢于打破既有理论与技术瓶颈的条条框框,才能大踏步前行。”为此,华为面向未来提炼出两个基础科学问题以及八个前沿技术挑战,希望与学术界、产业界一起共同探索,开展研究。

两个基础科学问题是:机器如何认知世界,能不能建立适合机器理解世界的模型;如何理解人的生理学模型,尤其人体八大子系统的运行机制以及人的意图和智能。

八个前沿技术挑战包括:在人机接口上如何发展新的感知和控制能力,例如脑机和肌机接口、3D显示、虚拟触觉、嗅觉、味觉等;在健康上如何连续、无感知地测量人的血压、血糖和心电;能不能通过AI强人工智能帮助发明新的化学药、生物药和疫苗;在软件上如何发展以应用为中心,面向价值与体验的高效率自动化和智能化软件;在通信上如何接近和扩展香农极限,实现区域级和全球级的高效、高性能连接;在计算上如何发展适应性与高效率的计算模式、发展非冯·诺伊曼计算架构与非传统部件、发展可解释和可调试AI;在材料上,如何通过AI帮助发明新的分子、催化剂和器件;在制造上如何发展出超越传统CMOS制造的技术,达到更低成本、更高的效率;在能源上能不能发展出安全、高效的能源转换和储能,提供按需服务。

周红表示,华为正以开放的心态,邀请全球优秀人才一起探索创新。4月30日,华为将推出线上黄大年茶思屋,面向全球开放,打造科学和技术交流通道。

2022-04-28 王硕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3817.html 1 华为提出面向未来的十大科学假设与商业愿景 23,81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