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民族宗教

把读书学习作为毕生的追求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4月28日   第 08 版)

作者:王树理

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到来前夕,全国政协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 深入开展政协委员读书活动”座谈会,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座谈会并讲话。这不仅是全国政协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再学习、再领会、再贯彻,更是一次动员各级政协委员进一步开展好读书活动的再发动、再鼓劲,对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协委员的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而且有利于委员更好地参政议政、履职尽责。同时,也将带动社会各界将读书活动推向新的高度。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倡导全社会要加强读书学习,提出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国政协开展委员读书活动的重要指示,我进一步加深了对读书活动的理解。

回顾个人的成长经历,我感到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就像马儿离不开草、鱼儿离不开水一样,须臾不得放松。少年时期,我们在读课本和与课本相关的图书,长大之后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哲学、历史、文学、经济、社会管理以及各种与思想和工作实际密切相关的图书,每涉及一个领域,都可以从书本上找到打开新局面的坐标和指路导航的明灯。

我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会议召开前夕,才开始接触宗教工作,之前很少涉猎相关知识。自从担任了山东省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我开始阅读宗教哲学以及伊斯兰教在我国发展历史方面的书籍,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费孝通先生的中国社会调查,以及白寿彝、金宜久先生关于伊斯兰教方面的著作,并结合上级领导对伊斯兰教协会工作的要求、信教群众的期待,领悟伊斯兰教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道路与途径,增强了抵制敌对势力宗教渗透的自觉性。通过组织教职人员“讲经解经”的“卧尔兹”比赛等形式,加强伊斯兰教经学思想建设;通过对清真寺建筑风格的中国化引领,增进了伊斯兰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读书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我一直对黄河和大运河保持着热爱和关注,除了河口平原的生活经历,读书也让我从心底深处生出了割舍不下的黄河、运河情结。青年时期读《水经注》《山海经》,读《清代黄河流域自然灾害历史档案》以及许多与黄河、大运河有关的地理类、文学类、史学类书籍,点燃了我越来越浓的热爱黄河的情感,坚定了我一定要为母亲河有所奉献的志向与信心。我先后创作出版了短篇小说《赶黄河》,中篇小说《亲亲黄河那捧土》和长篇小说《黄河咒》,并在此基础上厘清了黄河与大运河的关系,在2018年创作出版了长篇城市传记《临清传》。同时,在作为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的九年多时间里,先后提交了17件关于黄河治理与保护的提案。

热爱读书,可以提升关注社会热点的敏感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读书就不懂事理,就跟不上飞速发展的形势。我国实行了40多年计划生育政策,对转变人们的生育观念、提高人口素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长时间的“一孩”政策,也必然会给国家带来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我在阅读《资治通鉴》《清史稿》等书籍时,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在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大胆地提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提案。后来,这个提案与其他委员的相同提案一并被国家采纳。

读书好,读书多了无价宝。读书不仅仅是实用主义的对号入座,也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有腹有诗书,才能气血自华。在4月22日全国政协“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 深入开展政协委员读书活动”座谈会上,我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国政协开展委员读书活动的重要指示,聆听了汪洋主席的重要讲话。下一步,我要进一步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国政协开展委员读书活动的重要指示,多读书、读好书,把读书作为自己毕生的人生追求,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伊斯兰教协会会长)

2022-04-28 王树理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3822.html 1 把读书学习作为毕生的追求 23,82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