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素贞
在普洱茶界,提起邓时海,几乎无人不知,他是普洱茶复兴的亲历者,更是重要的推动者、传播者。1995年,邓时海在中国台湾出版的《普洱茶》一书,为人们认知普洱茶打开了一扇窗户。更重要的是,他不仅把普洱茶从一种日常饮品提升到了可玩可赏的艺术层面,更是把“越陈越香”这个概念演变成了茶界公认的普洱茶的“核心价值”。
邓时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今年N岁,我喝了N+1年的普洱茶。”多出的那一年,是在娘胎里喝的。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也反映出了他生长的地方——马来西亚的华侨日不离茶的生活状态。邓时海说,他们那里的人不爱喝白开水,早上起来,家里会煮一大壶水,再丢一把茶,全家人不管老人小孩,一天就喝这一大壶茶,几乎把茶当水喝。而一般他们喝的就是普洱茶、六堡茶、寿眉之类。
1963年,邓时海考上台湾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当了体育老师,就一直定居台湾了。普洱茶是他儿时的故乡情结,成年后,他开始尝试去发掘普洱茶的特色,他觉得这么好的茶,应该在各种茶类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所以,一到假期,他就跑去香港,去一些老茶庄里买茶,和香港的茶人交流,了解关于普洱茶的所有信息。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台湾的茶文化开始兴起,以范增平、蔡荣章等人为代表的台湾茶人,引领了“茶艺”热潮。但台湾人主要还是喝本地产的乌龙茶、东方美人、红茶等。伴随着台湾茶艺兴起的,还有宜兴的紫砂壶。当时对茶感兴趣的台湾人,几乎都会大量收藏紫砂壶。至于普洱茶,那时还没有进入他们的视野。
为普洱茶写一本书,把普洱茶提升到艺术的高度,这个念想在邓时海心中生根、发芽,并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酝酿期。为了搜集资料,邓时海频繁地跑去香港,甚至在1989年他就跑到了云南,去了易武,上了茶山。
1995年,《普洱茶》一书终于完稿了,可是邓时海问遍了台湾的书局,却没有人愿意帮他出版,因为书局的人觉得普洱茶本来就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书出来更是没有人会买。直到邓时海找到一个做《茶与壶》杂志的朋友,才勉强愿意帮他出版,印刷的量也不多。书上的茶除了贡茶部分,很多都是邓时海自己收藏的普洱茶,还有些是香港茶人提供的资料。他说,当时这些茶都不贵,比如20世纪50年代云南下关的铁饼,他后来送给下关茶厂老厂长冯炎培的那片,当时才一两百块钱。笔者问他:“您当时有没有预想到之后普洱茶会发展到今天的程度?”邓时海笑着说:“千金难买‘早知道’啊!早知道现在老茶那么贵,当时就不会那么轻易地把它们全部喝掉了。”
《普洱茶》一书刚出来两年,市场反响平平。邓时海说,真正开始有了转机是在1997年。很多收藏紫砂壶的收藏家开始转而收藏普洱茶,《普洱茶》一书为他们打开了一扇认知普洱茶的窗。2003年以后,普洱茶从珠三角开始复兴,并迅速蔓延到了全国。2003年,邓时海第一次到广州作茶文化讲座的时候,发现《普洱茶》已经有盗版书了。2004年《普洱茶》简体字版正式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越陈越香”的概念也在大陆的普洱茶圈子里不断扩散,并逐渐被大家接受,最后演变成今天的行业共识。
当笔者问邓时海,是在什么契机下把“越陈越香”这四个字和普洱茶联系在一起时,他笑着说:“很少有人问我这个问题呢!”他说,台湾有一种金门高粱酒,刚做出来的时候,很烈,非常刺激,但是放上十几二十年以后,就会非常香醇,刺激性降低,新酒和老酒有很大差别。“越陈越香”的概念,最早是来自古人对酒的形容,在喝酒的过程中,他想起了普洱茶也像高粱酒一样,新茶很苦涩、刺激,老茶却非常醇厚,于是他把这个概念大胆引入普洱茶中。
其实,“越陈越香”的概念早年在茶界也是颇受争议的,因为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普洱茶在存放过程中,芳香物质是锐减的,不可能越陈越“香”,但是后来,大家慢慢接受了广义上的“香”,它指代的是普洱茶在后期陈化过程中品质提升的综合表现,比如茶汤由黄转红,茶性由寒转暖,滋味由苦转甘,口感由涩转醇等。普洱茶是时间雕琢的艺术品,“越陈越香”是普洱茶区别于其他茶类的关键,是普洱茶不仅能在六大茶类中占据一席之地,更是全国茶类第一品牌的魅力所在。所以,发展至今,普洱茶的“越陈越香”已经成了不折不扣的行业共识。
(作者系《普洱》杂志原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