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惠娟
今年五一劳动节刚过,“教育部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首。劳动素养如何更好在课堂中落地?在实施过程中有哪些考量?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家长及相关教育者。
▶▶▶家长担心:“劳动会不会成为家长和孩子的‘新负担’?”
“……下午5点放学时间一到,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陆陆续续地回家。回到家,淘米下锅、择菜做饭。爸爸妈妈下班刚进家门,就有一桌热腾腾的美食等着他们。小明快速吃完饭,跑到阳台收了衣服,认真细心地叠放起来……小明将作业本打开,勾了已完成的作业:做饭、拖地……忽然想到家里的电视机黑屏,他急忙拿来工具箱,将电视打开,找到原因,直至修好……”
5月5日,一则“教育部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的消息一发出便备受家长关注。随后,一条借用“小明”的身份来畅谈劳动教育照进现实的“段子”开始在家长微信朋友圈流传。
“在家庭中,孩子如何完成劳动作业?”“劳动课的考试评价形式将会怎样?让学生做题考试?还是现场做饭实操?”“会不会成为家长和孩子的‘新负担’”……面对这一新变化,有的家长表示支持,也有家长提出疑虑。
“现在,我们单位很多年轻人除了吃食堂就是点外卖,原因是不会做饭。因为他们在上学阶段没做过饭!”北京家长王女士是70后,她告诉记者,小时候因父母都是双职工,上小学时都是她和姐姐自己做饭。因此长大后掌握了蒸煮煎炒等厨房里的全套技能。当妈妈后,她舍不得让儿子进厨房,直到发现孩子的生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被“能干”的家长剥夺了。她举例说,有一次她让孩子自己煮鸡蛋,结果已经五年级的儿子直接将鸡蛋放到了锅里“干煮”。“差点酿成危险,幸亏被及时发现……”王女士说,那次“惊心”的煮鸡蛋经历,促使她开始教儿子做饭,“希望孩子长大后不依靠外卖生活。”
“让孩子学会劳动,爱上劳动非常有必要,但是若将劳动教育纳入课表,变成作业,会不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家长李女士在支持劳动教育的同时也表现出担心,因为孩子学校之前就曾留过劳动教育的综合实践作业,大部分都需要家长配合“拍照留痕”。“比如,收拾书包,需家长拍照发群!洗碗擦地,需家长拍照发群!干活劳动也需制作小报……”她吐槽说,有时候为了“交作业”就不得不让孩子“摆拍”。“劳动教育成为每周一课时进入课程后,作业会不会也需家长协助‘拍照打卡’?”她希望未来劳动教育多些兴趣性的体验,“千万不要流于形式。”李女士强调。
“养动物特别培养爱心。但问题是现在家庭中哪里有空间让孩子养家禽?”从农村走出来的家长贾某坦陈自己小时候特别喜欢养动物,那时家里有院子,养过兔子、鸡、鹅。每天放学第一件事就是给动物喂食。当妈妈后,她也曾带孩子观察将鸡蛋孵化成小鸡的过程,“小鸡养成半大鸡后,邻居投诉楼道有味,不得不将它们送到了京郊的奶奶家。”贾女士建议,希望学校因地制宜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项目进行选择。比如,城市和农村有所区别,北方和南方也要有所不同。
▶▶▶学者建议:通过教育让儿童获得真正的劳动素养
“家务劳动应不应该成为孩子‘打钩’完成的作业?”对此家长关心的话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檀传宝表示,劳动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孤立的教育形态,“大呼隆”“一刀切”的形式主义教育不太可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一打钩,劳动教育就可能成为家长、老师和孩子们新的‘内卷’。”
檀传宝认为,中小学每周一课时劳动教育课,固然是劳动教育重要着力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但是劳动教育又是一种文化建设,应该有更为广阔的加强空间。比如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艺术、体育,甚至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自然学科都可能蕴藏着大量劳动教育的素材,各学科领域教学因而也都有因势利导、润物无声地开展劳动教育的可能性。“劳动教育本来就是一个‘复合性’的教育概念。当通过劳动教育培育孩子热爱劳动等劳动价值观时,劳动教育就是德育;当我们要让儿童思考劳动过程中的自然规律与奥秘时,劳动教育就与科学技术建立了内在联系,劳动教育也就成为了智育;当‘动动手、流流汗’发挥强健体魄、增强体能作用的时候,劳动教育已经是体育;当我们引导学生体悟、理解‘劳动最美丽’的道理时,劳动教育当然就已经是美育了……”檀传宝认为,劳动教育和全部教育工作一样,都是一个专业性的事业,离不开对于教育规律的尊重。“比起规定的动作任务,让孩子养成尊重劳动的观念、崇尚劳动的情感、热爱劳动的习惯,形成创造性劳动的动机等更为重要。”在他看来,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当代社会的劳动形态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天的劳动教育不仅要让孩子‘动动手、流流汗’,更要让孩子们认识到脑力劳动、高科技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建立日常学习与创造性劳动的内在联系,努力成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檀传宝建议家长,首先要营造爱劳动的家庭氛围,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家长首先要做劳动的表率,承担主要的家务劳动,同时创造条件让孩子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劳动教育真正成为孩子们成长中的营养,有条件的家长更应该增加家务劳动的科技含量,让“创造性劳动”成为劳动教育的时尚,让学生真正形成对当代劳动价值的积极认同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院长余清臣也指出,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劳动素养的培育。“作业任务”通常只是劳动教育的形式化结果,而对人的培养才是劳动教育的最根本方向。为了更好发挥劳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推动作用,学校要重视劳动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和实效化,使劳动教育更加被师生接受和信服。
“正式的课程标准已发布,所以,未来更需要关注的是学校在执行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实施和配套。”在余清臣看来,学校在劳动课程实施中是主阵地,外部实践基地和家庭是协同实施的场所。“如果主要靠劳动基地和家庭的配合,本身会非常有挑战。”但现实中,很多学校尚不具备劳动教育所需要的多方面现实条件,这就要求学校首先要因地制宜地建设比较完备的劳动教育设施和空间,比如:厨艺室、种植角、养殖园等,这都需要时间、精力、管理、协调等方面的保障。所以,劳动教育如何在学校更好地落地,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委员强调:评价导向要注重过程性和实践性
新版劳动课程标准中要求,要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培养目标,差异化设置评价内容。
“现在对学科类课程的评价,已经不简简单单是一张卷子了,对学生更多维更多元更多样地进行考察。”全国政协委员、史家教育集团总校长王欢说,“相比学科类课程,劳动教育的实践性更强,所以在考核的过程中,更应该提倡过程性的综合评价。”王欢举例说:“比如:做西红柿炒鸡蛋时,就要让孩子从如何准备食材、如何配比材料等环节着手,还要了解营养学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将制作结果和同学展示分享等。通过一个完整的过程,让学生在感受、体验中获得成长和发展。”
“之前的劳动课程叫作‘劳动技术课’,是融合在综合实践课程中的,比较关注的是学生在技术方面掌握一些技能。而现在劳动教育成为单独的课程后,能进一步凸显劳动的教育价值,更加强调劳动课的育人导向。”王欢表示,这一变化,对教师最大的挑战就是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方式的改变。相比像语文、数学等学科,劳动课程更注重实践性,所以就必须引导教师走出教材、考试、分数的闭环,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思考、有体验,再有反思和提升,真正获得劳动素养。
在王欢看来,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劳动教育还要有专业的教师和教材。“教师根据教材系统化地施教,才能有序规范化地开展,避免碎片化和随意性。”王欢表示,课程标准是教育的导向,不是具体的学习的内容和任务。任何育人方式的改革最终要落实到学校、落实到课堂上。所以各学校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特点来构建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劳动课程专业体系。
据了解,几年前,史家小学就本着“掌握生存能力,端正生活态度,促使生命完善”的理念,构建了劳动教育体系,坚持探索城市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让每个学生在小学的教育生活中完成一次对普通劳动者的深度访问、撰写一份日常生活劳动承诺书、制作一件解决生活问题的自造品、加入一个服务学习团队……”王欢说,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劳动中探索人与自我的关系,从生产劳动中探索人与物的关系,从服务性劳动中探索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孩子从小认识到一个人走向社会,必须要自立自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在劳动素养的培养方面,王欢特别强调家校社共育的重要性。“在劳动教育方面,家庭要和学校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孩子成长。这就需要家长学会在家庭中放手,让孩子真正拥有劳动的机会,从而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增强其劳动意识,提升劳动能力,养成劳动的习惯和品质,我们成人都知道,如果能这样,孩子将会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