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休闲周刊

导游曹震:

当我成了“主播”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5月20日   第 09 版)

本报记者 徐金玉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早晨5点多,当很多人还沉睡在梦乡时,曹震已早早“上岗”,开始讲解历史文化、分享签约产品……忙碌了两三个小时后稍事休息,9点多,他的第二场直播又如约而至。

每日播两场,一上午播五六个小时,已然成了曹震的常态。这不禁让人忍不住慨叹,本以为受疫情冲击,不少导游处于“待机”模式,没想到,这位众信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领队、第四届全国导游大赛金奖得主甚至比以前还忙。在多了“导游主播”这一标签后,他勤奋地上班“打卡”。“不只是我,同行们都这么拼!”曹震笑着解释道。

自从疫情暴发以来,身为导游的他们面前摆着一道“必选题”:及时调整自身状态,在危中求机、寻求转型。一向以“嘴皮子”著称的曹震,瞅准短视频平台的机遇,立刻做出了改变,及时掌握了“流量密码”。

“2020年7月21日,是我第一次直播。半个月后,数据陡然上升。甚至有一次,直播间有4万多人同时在线,大家一边互动,一边听我讲述故宫的历史故事。那‘声势浩大’的一幕,真是在线下做导游时难以想象的。我整个人像打了鸡血一样,特别兴奋,直播过程中,讲话就没有停过。”曹震现在提起仍难掩激动。接下来的两个月,只要他上线,就会有两三万人涌入直播间。一时间,他的粉丝数也直线上涨,目前已拥有86万多粉丝。

“每天节奏忙碌,几乎是连轴转。一大早要早起,从房山坐地铁到故宫后,就上线在直播间内开讲。”手里拿着稳定器,对着镜头声情并茂讲述着的曹震,时常成为游客镜头中的风景。

“直播结束后,我的另一份工作开始了。要根据自己之前准备的文案脚本,拍摄短视频内容。等故宫闭馆后,在回家的地铁里,我还会争分夺秒地剪辑视频。”为了做好自媒体,这位“85后”的年轻人学到了很多新技能。从文案撰写到影像拍摄,再到视频剪辑,他一人可以全部搞定。

“一期短视频,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有时需要跨越两三天,甚至三四天。”曹震说,比如第一天用两到三小时查资料,第二天到场景内拍视频,有时要拍多遍才能满意,再花时间进行一些剪辑设计。现在,曹震的“技术活”已然驾轻就熟,总体时长加起来,大概四五个小时就能出一条内容。

直播日常,不仅让曹震的职业热情一直在线,还在频繁的互动中,拉近了他和粉丝间的距离,甚至还有了“一碗炸酱面”的故事。

“之前,有11位粉丝来北京玩了两三天,他们来自内蒙古、上海、安徽、山西、天津等地,和我相约。作为东道主,我请他们品尝了咱老北京地道的炸酱面。”曹震笑着说,于是,这段温馨的“交集”在直播间传播开来。今天在直播间,还有粉丝线上“邀约”,他们约定好了,来北京一定“补上”曹震专属牌的炸酱面。

现如今,由于北京疫情反复,曹震只能由室外转战室内,在线的粉丝数也回落到了3位数。“做主播以后,还是会比较关注这些数字变化。面对这种不可控的因素,心里多少会有些落差,但不会怨天尤人,也在努力平稳情绪。”曹震说,这几日,他正在探索不同时段的人群递增变化,摸索着新形势下的新规律。“这是一个挑战自我的过程,只要开播,就要调整到最好的状态,努力尽善尽美,让很多和我一样居家的朋友们,依然可以在我的直播间里,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气息,让日子过得更为充实、健康、快乐。”曹震说。

2022-05-20 徐金玉 导游曹震: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5012.html 1 当我成了“主播” 25,01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