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眼

端牢“中国饭碗”之 农人篇⑥

社会化服务,加速农业现代化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5月24日   第 03 版)

5月21日,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郊区,村民在农田中忙碌。 随着气温回升,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水稻插秧工作开始进行。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本报记者 司晋丽

社会活动总是离不开时代环境,种地这件事也不例外。

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就业,而老一辈渐渐老去,“谁来种地”的问题日益凸显。

另一方面,要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就需带动小农户生产经营理念的转变,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解决“怎样种好地”的问题。因为小农户是乡村振兴的主体。

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供销合作社等各类主体大力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服务,开展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提高种粮综合效益。

提供社会化的专业服务,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农民种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变种地为管地

小满江河满,小麦覆陇黄。过了小满,收获也提上了农家的日程。

曾几何时,一到麦熟季节,在关中平原的麦田里,几十名“麦客”成群结队挥舞镰刀、汗流浃背地工作,他们收割好一地的小麦,再迁徙到另一地……

如今,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大规模应用,传统的“麦客”早已不复存在。一台台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穿梭于田野间,机器轰鸣声中浸染着农人丰收的喜悦,一天收割100亩小麦不在话下。

“机器这么发达,现在割麦子哪还需要人力啊!”夏粮丰收在望,年逾花甲的薛拓每天都要到地里看看小麦长势,除去杂穗。

薛拓是陕西省西安市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创始人,曾是连续两届长安区政协委员,也是我国土地托管的先行者。这位受农业农村部表彰的“全国十佳农民”,亲历我国农业的变革,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变身为时髦的“管家”。

“既然不需要人力收割,您刚才在和村邻商量什么事呢?”

看出记者的困惑,薛拓笑起来,“我们只是管家,为‘地主’服务。等麦子收割好了,要一一送回‘地主’家晾晒。”

“地主”就是把自家的田地托管给薛拓的村民们,也是他的服务对象。

什么是土地托管?“就是在土地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由公司对农民的土地进行托管服务,把耕种管收的各个关键环节串起来,让农民不用再为种地费心。”薛拓解释道。

故事要从10余年前讲起。

那时,薛拓是长安区斗门街道中丰店村的村干部,也是一名上进心十足的农民,成天钻研怎样才能种好地,用什么带领大伙致富。在赴高校学习、创办种业公司、研究花卉种植和小麦育种等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后,他得出一个结论:“小农经济效率太低了,只有集中起来形成规模经营,才有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带来的人口流动,一些原本种地的人外出务工,很难兼顾种地。没人种地导致土地撂荒,这种紧迫感也促使薛拓开始思考,是否可以组建一家托管公司,对粮食生产实行土地托管?

令他欣慰的是,长丰公司成立第一年,就从长安区的5个乡镇托管到1.6万亩地,小麦亩产比托管前提高了200斤。在薛拓看来,这是一件双赢的事。农民解放了,产量提高了,公司也有收入了。

托管效果是如何实现的?薛拓用了一连串专业名词来表述土地托管的优势:实行良种、化肥、耕种、灌溉、防虫、除草、防病、收割、粮食收购“九统一”,实现粮食产量、农民收入、机械化效率、农机户效益、科技兴农水平、劳动生产率、水电设施利用率的“七个提高”,实现粮食成本、农资用量、机械化成本、水电设施投入的“四个降低”。

2014年,土地托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这些年,更是成为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据统计,全国从事农业生产托管的服务组织有36.9万个,生产托管服务超过15亿亩次,提高了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这种社会化服务,既可以满足不同的经营需求,打通传统生产环节与现代生产要素对接通道,推动粮食生产方式深刻转变,又可以让一些服务主体引导农户科学种植,提升产量质量,增加种植收益。

2017年,长安区胡家寨村村委会主任胡志军找到薛拓,希望他能帮忙管理村里的1000余亩土地。有了过往10年的管理经验,薛拓和儿子薛强推出土地托管模式的升级版,创新农机合作社经营方式,率先在陕西省提出了建立集体粮食农场的经营模式,他们称之为“胡家寨模式”。

“这个模式不用农户出资,他们只需用土地入股,即可享受分红。投资和耕种管收等生产全部由公司来进行。不论是遭遇减产还是自然灾害,每亩地保底给农户700元,超额利润再进行分红。”薛拓说。

目前,长丰公司托管土地面积达3万余亩,“胡家寨模式”已经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

实现双赢,才能可持续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和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明确要求。《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指出,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使小农户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

“要提高农业的技术服务水平,搞规模化、标准化,就必须走社会化服务的路子。”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马传喜告诉记者,农业是精细活,越是技术含量高的生产环节,越需要依靠专业机构来实现。

小农经济在我国有着悠久传统,“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是许多地方农业的真实写照。“以小农户为单位耕作,不仅效率低,而且太辛苦,农业劳动中热天中暑、农药中毒等在过去经常发生。利用农业社会化服务,专业而便利,把人完全从种地中解放出来。”马传喜认为,小麦的跨区联合收割就是较为成功的社会化服务方式。每年自5月下旬起,循着小麦成熟的时序先后,优秀的农机手们操作着最先进的农机设备,从南开向北,一路进行收割,形成规模化的服务。

在他的记忆里,年轻时考上大学离开家时,家里刚刚挥别了靠牛耕地的方式,几家共用一个小型手扶拖拉机来耕地。前几年再回乡时正值小麦播种季,大家都有秩序地排队预约合作社的复式播种机,这个机器一天能种上一两百亩地。“这个合作社所提供的就是社会化服务。它通过自有资金和享受到的政府补贴,用来购买先进的农机,为农户提供服务。”现在,从播种、施肥、打药、收获,实现了生产全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随之,土地托管服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但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不高,农业服务业收益偏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事实。

以小麦为例。尽管现在的小麦产量比以往大大提高——在几十年前,一亩地打100斤麦子,现在能够达到1000斤,翻了10倍,但是一亩地的收入才有1000多元钱。对于一些社会化服务组织来说,刨去土地租金和日渐高昂的农资成本,利润显得有些微薄。

基于此,马传喜觉得,社会化服务的核心是科技进步,提高种地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在粮食生产的耕种收和病虫害防治中实现全程机械化。先进技术在给农民带来收益的同时,也要能够给从事社会化服务的人员创利,只有实现了农户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共赢,才能促进良性发展,实现社会化服务的可持续性。“单纯依靠财政补贴是不现实的,比如托管的土地不能创造效益,生产就难以为继,投入成本作为种粮农民的主要考量,单位土地面积产量不能发挥,国家粮食安全也就失去最基础的支撑。”

总体来说,农业社会化服务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成绩斐然,却也仍有不足之处。如何在各个技术环节突破创新,在服务农民中带动农民补齐农业发展短板、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引领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2022-05-24 司晋丽 端牢“中国饭碗”之 农人篇⑥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5135.html 1 社会化服务,加速农业现代化 25,13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