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科技时代

靶向“治水”值得我拼一辈子

——记青年科技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何龙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5月26日   第 07 版)

本报记者 高志民

“靶向‘治水’值得我拼一辈子。”今年5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的何龙说。

何龙现任西北油田提高采收率工程高级专家,主要负责油藏堵调改善水驱和改善气驱工作。何龙工作13年以来,先后获得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开发新疆奖章、中国石化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

入职第一年,何龙便参与了塔河油田水平井堵水大会战。何龙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堵剂进行靶向封堵,治理“水窜”。塔里木盆地地质条件复杂,油藏的特殊性对“堵水不堵油”有着更高的要求。现场试验阶段,他一头扎进施工作业的各个环节,头顶烈日,抓细节抓工序,在晒得滚烫的配液罐上现场校核,以保证每一种颗粒都能按规程要求用对、用好。经过半年多的攻关,他们筛选出12种不同粒径的系列低成本颗粒,这些颗粒成为了西北油田建立多种系列封堵调驱产品的“第一桶金”。

前几年,塔河油田多口油井出现“水窜”问题,稳产难度加大。“由于油田的油藏温度是常规油田的两倍,矿化度是常规油田的2-3倍,钙镁离子含量更是达到常规值的5倍,这样的工况条件基本就是技术禁区。”何龙说,“大家都认为没有一种产品能一下解决这么多指标问题,有些同事甚至建议舍弃油田部分产量,直接将出水段封堵死。”

何龙不甘心,研发工作就是要解决油藏开发的难题,绝不能轻易放弃花费几百万元打成的井段,更不能干看着那么多的剩余储量采不出来,办法总比困难多。何龙带领团队将研究方向聚焦到聚合物凝胶的配方优化上。 那段时间,何龙一方面查找学习国外最前沿技术,先后创新研制了具有小分子量、低水解度特性的AMPS和VAP改性聚合物,同时进一步改进了酚醛预聚体交联剂等配方组成,最终将聚合物冻胶在塔河油田复杂工况下的稳定性从不足1个月延长至6个月以上。新型配方冻胶堵剂在现场应用后,多口油井的产油周期延长了近200天,实现创效近1.5亿元。

不满足的何龙带着团队持续优化冻胶堵剂配方,将产品稳定性周期提高至9个月以上。2009年至今,这一款针对碎屑岩超深水平井出水难题的新型配方冻胶堵剂在现场应用后,多口油井的产油周期延长近200天,实现创效近1.5亿元。

何龙和团队持续展开针对塔河油田主体油藏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治水研究。十余来年,陆续攻克了缝洞通道宽度大难以封堵、溶洞通道注入冻胶易“失联”等现场的急难问题,均取得重要成果。目前,这些研究成果已实现创效超过3.3亿元,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4年,西北油田成立“何龙博士采油化学创新工作室”,汇集青年技术骨干20余人。何龙经常向团队成员说,好的科研成果要沾满泥土。他每年都要到油田一线工作六七个月,了解现场情况、收集资料、解决难题。这些年来,何龙曾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集团公司级项目4项和局级项目20余项。创新研发的多项超深缝洞型油藏注氮气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累计实施1330余井次,实现增油261万吨。这些成果先后获得发明专利21项、省部级技术奖励14项,现场应用创效达27亿元。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是世界级的难题。我的梦想就在大漠,靶向治水做得好,就能为国家奉献更多石油,这值得我拼一辈子。愿更多的青年人才与我们一起为更好地端牢能源的饭碗再立新功、再创佳绩。”何龙的话,表达着80后青年科技人才的力量之源。

2022-05-26 高志民 ——记青年科技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何龙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5253.html 1 靶向“治水”值得我拼一辈子 25,25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