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寅峰
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端午佳节的文化习俗已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印记和情感纽带,也成为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
又逢一年端午日,大江南北到处都是粽子飘香。远在大洋洲的新西兰绍兴会馆中也是热闹非常——10余位旅居当地的侨胞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包着粽子。包好、煮熟后,他们又通过上门、邮递等形式分发给当地的乡亲、留学生。
“这是绍兴会馆近年来端午节固定的‘节目’。”新西兰绍兴会馆馆长、新中友好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席曾险自豪地说。
但这样一个固定的节目,其实经历了一个颇为波折的过程。
“在海外侨胞心里,端午节是重要性仅次于春节、中秋的传统节日,大家需要有形的物体寄托感情。但十几年前,在新西兰,端午节还难以买到正宗的粽子,更别说包粽子所用的粽叶了。”曾险介绍,最初,只有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华裔后代经营的超市中有粽子出售,也不很正宗。“而侨胞们在端午节期间,都希望能吃到粽子。倒不一定是多么喜欢吃这个味道,而是侨胞需要借用有形有物的粽子,寄托对故土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一向热衷于传统文化的曾险心生一念,为何不自己学着包粽子呢?而且,也可以把更多的侨胞组织起来一起包粽子。
说干就干,2008年端午节前夕,曾险费尽周折买来粽叶、糯米等原料,自己开始试手。“虽然常吃粽子,但包粽子的印象还是小时候在姥姥家看姥姥包时留下的。所以,我一方面自己琢磨、尝试,一方面使劲回忆姥姥当时的动作、步骤。也不知家里人消化了多少个我包散了的粽子!”说到这里,曾险笑了。
最终,顺利学会包粽子的曾险,开始组织社团里的同仁一起包粽子。开始是绍兴同乡会,后来成立了绍兴会馆,担任馆长的曾险更是把端午节包粽子当成社团固定的节日活动。“大家利用一起包粽子的机会说说家乡话,聊聊乡情,非常温暖;我们也会在过程中去体会生活的乐趣。比如,我常常想起,小时候看到姥姥包粽子总是用牙紧紧咬着绳子的一端,当时不明白,现在异国他乡,却更加感慨——拽紧绳子的那一头,才是保证粽子紧实、不会散的诀窍。”曾险说。
从那一年开始,每年端午节,曾险会带领侨胞们包出几百个粽子,煮熟后,赠送给更多的侨胞、留学生。他说,“我们去侨胞家里探望,给年轻人带去家乡的温暖。从这个角度上讲,粽子让同胞之间的交流交往不那么突兀,成为大家维系乡情的重要纽带。”
为了让更多的同胞吃到新鲜的粽子,曾险和绍兴会馆的同仁们也是极为用心。新西兰国土面积并不大,但是侨胞们分居南北两个大岛。前几年,岛屿之间快递并不是非常方便,居住在北岛的曾险就去机场拜托旅客捎粽子给南岛的侨胞。
再后来,他们会包更多的粽子分享给外国朋友,没想到也逐渐受到欢迎。“‘老外’本不吃糯米,也不懂得粽叶是什么。因此我们本有顾虑,担心他们接受不了。经过一段时间分享后,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喜欢上粽子。甚至每年到了端午前后,他们会来到中餐馆找粽子吃。”曾险说,包粽子的过程很辛苦,但是看到粽子在新西兰越来越被更多人接受、享用,他幸福又欣慰。“我们通过粽子让当地百姓更加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人的善意。当然,这也告诉我们,分享美好的东西永远不必胆怯。”
更令曾险感动的是,家乡绍兴的一些青少年赴新西兰参访,在经广州转机时,巧遇几位旅居新西兰的侨胞。这几位侨胞听说孩子们是绍兴来的,立马特别亲热。因为他们都吃过绍兴会馆的粽子!于是,一路上,孩子们得到侨胞朋友们热情的照顾,当十几个小时的航程过去,落地新西兰时,他们都已经是“当地通”了!“这真的让我非常幸福。这样的经历,一定让孩子们受到教育和启发——走到哪里,都不能丢掉我们自己的文化,这是我们维系感情的最好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