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融媒体记者 周佳佳 宋宝刚 刘乙潼 刘佳政
“很多人都知道长城、故宫、黄山、泰山等这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但对农业文化遗产似乎并不很了解。”又一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长期从事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研究的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闵庆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旧事重提”,再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声。
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又出国际范儿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宣布,中国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因其独特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方式,被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23个国家和地区的65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中国以18项位列榜首。”闵庆文表示,此次中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再添三项,对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有重要意义。“这标志着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工作,又上升一个新的台阶。我注意到,这次认定引起了较大轰动,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这对于人们更好认识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促进遗产地发展具有地域文化和生态特色的农业生产,以及基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浓郁的民族文化发展文化旅游有着重要作用。”
闵庆文以新近被认定的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为例向记者介绍,牧民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实践创造出了富有区域民族特色的游牧文化。“我们要让大家知道的是,草原游牧并不仅仅是人们看到的牧民夏天把牛羊赶到那个地方去、冬天赶到这儿来这么简单,它背后蕴含着重要的生态智慧。随着草原定牧、草原定居工程的实施,需要借鉴传统游牧的生态理念,探索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闵庆文最感自豪的是,他长期参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委员会工作,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闵庆文看来,中国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倡议的最早响应者、积极参与者、坚定支持者、重要推动者、成功实践者、主要贡献者。“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为世界瞩目的种类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我们应当为这一新的遗产类型的发掘、保护、利用、传承,贡献出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首先要摸清家底
尽管走在世界前列,但闵庆文认为,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依然存在宣传力度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发掘不深入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快速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少农业文化遗产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尚未走入更多人的视野,公众对农业文化遗产认知不足,没有理解农业文化遗产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在闵庆文看来,目前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底数尚不清楚,2016年只是做了一个初步工作,远远不能反映实际情况。他呼吁,要尽快启动农业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到底有多少?分布在什么地方?濒危的状态如何?保护利用的潜力有多大?这项工作要尽快做起来。”
闵庆文建议,要进一步推进农业文化遗产在各个层级上的认定和保护工作;以重大项目形式支持不同学科科学家开展综合研究,探寻不同类型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利用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并通过向其他地区提供示范;进一步完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结构和专项资金投入,以此来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可持续。
“对保护好老祖宗创造并保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我们不但要保护好,还要传承好、利用好,在这方面要有开放心态。” 闵庆文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故事,传播中国经验。
如何为这些“宝贝”留根铸魂?闵庆文表示,农业文化遗产的未来也在于青少年。
“要鼓励和引导青少年走进乡村、走进农业文化遗产地,‘沉浸式体验’传统农耕文化,了解我们先辈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的生态智慧,了解历史悠久的优秀农耕文明。”闵庆文表示,希望农业文化遗产地能成为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基地、研学基地,让生长在城市里的青少年体验农业生产劳动,体会农业生产之不易,感悟农业文化之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