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冬 通讯员 张孜 郭健
“建设‘气大庆’,四川大有可为!”当得知省政协《关于规模化开发利用天然气(页岩气)等清洁能源的调研报告》获得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后,全程参与专题调研、专家协商的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杜和平高兴地说。
四川是天然气资源大省,更是页岩气的主战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油气领域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助力国家实施能源安全战略和实现“双碳”目标,中共四川省委作出“把我省清洁能源优势用好用足用活,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四川力量”的重要决定,并将“规模化开发利用天然气(页岩气)等清洁能源”课题列入《2022年协商计划》。
围绕这一重点工作,今年2月至3月,省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专家学者和协商课题责任单位相关负责人,先后赴达州、泸州、宜宾进行实地调研走访。近日,省政协召开“规模化开发利用天然气(页岩气)等清洁能源”专家协商会,大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 精耕细作 增储上产
目前,四川天然气(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是世界第二大页岩气产区。去年,全省天然气(页岩气)产量484亿立方米,其中页岩气产量达132亿立方米,继续领跑全国。会议开始,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的介绍,就让参加会议的委员和专家们精神为之一振。但他同时表示,目前四川天然气消费市场正逐步成熟,特别是天然气化工发展势头强劲,全省年天然气消费量已达268亿立方米,且需要承担“川气东送”等天然气外输任务,“省内天然气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四川天然气(页岩气)地质储量探明率仅15%,特别是深层超深层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勘探投入不足,探明率低,严重制约增储上产。”省政协委员、省地质调查院副总工程师付小方认为,3500米以深页岩气约占四川页岩气资源总量的80%,是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续力量。她建议,支持各企事业单位和民营经济参与、参股天然气(页岩气)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有序放开勘探开发市场,适当将探矿权和未动用储量区块流转。
“我省不仅是产气大省,也是产煤大省,拥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省煤田地勘院总工程师陈杨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关注。他提出,要加强煤层气调查评价,加快煤层气矿权出让,推进川南煤矿群煤层气规模化勘探开发示范落地。
“央地协调管理机制不畅”“‘卡脖子’问题未能根本解决”……针对调研中许多企业、单位反映的问题,参会的委员、专家呼吁,成立全省天然气(页岩气)规模化开发利用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研究制定规划政策;加强与中石油、中石化高层对接,联动重庆,寻求国家对页岩气(独立矿种)开发的支持。推动成立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攻克全产业链中各类工程科学、生态环保、装备制造等技术难题。以科技创新和智能化提升,“精耕细作”提高单井产量和增储上产。
“我们将对委员、专家的建议开展调研论证,争取早日建成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参会的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委员、专家们问题找得准,建议提得实,将对正在实施的中国“气大庆”建设行动产生积极影响。
■ 加强合作 共推共享
“我省天然气(页岩气)矿业权高度集中,属地企业只能少量‘参股’被动参与,其他资本难以顺畅进入,不利于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对开发进度产生不利影响。”会上,省政协常委、人资环委主任徐进反映。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我们在构建央地利益共享共推机制方面取得一些突破。”会上,徐进分享了他在国内首家央地合作的页岩气勘探开发企业——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宁天然气公司)了解到的情况:这家由中石油、四川能投、宜宾市国有资产公司、某能源产业投资基金4家公司共同成立的页岩气勘探开发企业,从2013年成立至今,已建成60亿方年产能力,累产气200亿方,总收入近280亿元,有力助推宜宾市生产总值进入四川前三,并在2021年被评为四川省百强企业。
徐进的分享也得到了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的证实。该负责人表示,像长宁天然气公司类似的央地及其他资本参与的合资公司在四川还有7家,“十三五”期间,各合资公司累计纳税88.3亿元、地方累计分得股利9.2亿元,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尤其是四川盆地周边山区脱贫县的发展。
“这样的合作方式应予以推广。”委员们建议,进一步发挥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引领作用,加快川南页岩气滚动开发,打造国家级重要能源基地。积极探索央地合资合作开发页岩气新模式,推广多元合作模式,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进一步加快推进页岩气资源开发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天然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利益共同体”,推进川南煤矿群煤层气规模化勘探开发示范落地。
“目前最适合页岩气产业发展的包括川渝滇黔四省(市),应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合作机制共同开发页岩气。”来自省地矿局的专家李庆阳表示,这将有利于对跨行政区域的页岩气区块的整体开发,同时,更有利于为页岩气开发地区提供资金与人才保障。
■ 优化布局 成势见效
2021年,四川省油气装备制造及油田服务产值规模800亿元,占全国油气装备的9%,居全国第三,四川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的一二次加工业产值达1000亿元,天然气化工全产业链产值规模3000亿元,高质化和精细化取得较大进展。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负责人通报的情况显示,四川已形成了全国最为完整和最具优势的天然气化工产业体系,成为全国天然气化工重要生产科研基地。
“但近年来天然气资源留存地方用于产业化项目并不多,就地转化项目还主要依赖10年前的产业布局。”“多数地方的天然气利用产业链短,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不充分。”省政协委员夏华祥、张红反映的问题引起大家的重视。
如何进一步强化配套产业体系建设,延长产业链,推动天然气(页岩气)产业集群集约差异化发展?委员们建议,以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为契机,进一步争取天然气(页岩气)就地利用、财税、产业布局、重大项目等新政策,赋予资源地更多自主权,打造中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发展示范区。设立省级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引导支持各企事业单位和民间资本参与、参股天然气(页岩气)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基础设施建设。
“天然气消费增长远超预期,供储气能力和基础设施设备不足正成为天然气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中石化高级专家唐建明认为,可以更加充分地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依据天然气(页岩气)等清洁能源资源分布和开发规划,统筹建设项目开发地与用气终端基础设施设备,推动天然气(页岩气)等资源就地转化利用。
“委员们的建议切合了省委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的战略部署,对我们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了思路。”省经信厅负责人表示,将吸纳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加强规划布局,推动天然气产业集群集约发展。他还希望委员和专家们,就做好土地、资金、人才培养等方面保障和支撑工作贡献更多“金点子”。
为了让调研报告“说得更准,说得更实”,会后,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多次向委员、专家们征求修改建议,向省委提交了调研报告。
“前后2次集体调研,召开10多次小型座谈会、3次协商,几易其稿。委员和专家们从不同层次、角度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答卷。”获悉调研成果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采纳后,省政协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向参与调研和协商的委员和专家们通报了这一好消息。
四川省政协主席田向利表示,自2021年全国政协创立“专家协商会”这一新的协商形式以来,四川省政协结合实际,将专家协商与省政协重点提案相结合,开展了进一步实践和探索。下一步,省政协还将围绕全面提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中心工作,创新形式、深入实践,以高质量履职,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水平,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政协担当,不断提高服务中心大局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