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才林
杜牧是京兆杜陵人,有庐终南山下。入仕以后长期生活在南方,早年为幕吏,曾居洪州、宣州,后为黄州、池州、睦州及湖州刺史,足迹遍及江南。江南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杜牧在江南时,沉浸于这里的山水美景,或出游,或登览。因此,在杜牧诗集中留下不少描写山水风物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这首七绝《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写秋日里一次惬意的山间游览。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叙事以明题旨。“远上”指游处远离都市及人群聚居的村落,远离人烟。搜异必于遐远,探奇不避高峻,见出诗人出游的兴致。“寒山”点明时令,也是对秋山风物气象的简洁勾画。宋玉《九辩》咏秋:“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此著一“寒”字,萧瑟寂寥之意尽出。“石径斜”指山路的蜿蜒曲折。蜿蜒曲折的山路多为小径,车马不到,人迹罕至,而诗人轻车至此,更见高致。同时,蜿蜒所至之处其行必远,而景亦幽邃。首句叙事兼写景,为下文的叙写展开背景,作出铺垫。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写山行极目之所见。一片白云从山间升起,云起云涌处,见一带村庄,一时云遮雾障,村庄也时隐时现。在中国文士的心目中,白云意味着世外山林,是隐逸自由的象征。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赠诗以答》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陶渊明《归去来辞》云:“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其中的“云”,无不寓意深远。山中人家,或耕种为业,或砍樵为生,远离尘嚣,与世相隔,如桃源中人。白云涌起,村庄隐藏于白云深处,显得缥缈似幻,如人间仙境,又如天上人间。诗人久困朝市,向往山林,一时出游正为超离尘世,摆脱烦嚣,山中白云,林间二三人家,正是诗人想象中的方外世界。登山临远,白云、村庄居然尽收眼底,欣喜之情何可言之。
如果说次句所见之景是诗人刻意搜寻之所得,那么三四句则是游历途中意外的偶遇。驱车山间小路,经过一片枫树林,此时日近黄昏,迷人的枫林晚景引得诗人停下车来,久久驻足观赏。只见一带枫林,满眼枫叶,经霜的枫叶殷红似染,洁净如洗,竟然比二月的红花还要红艳。诗人在萧瑟的秋天感受春天一样的美景,发现迷人的秋色胜似美好的春光,欣喜之情,赏爱之意,见于言外。春与秋,风物迥异,春天是花的海洋,秋天则是叶的世界,春天多姿,而秋天傲色,因此秋天也是色彩的世界,层林尽染,万山红遍,“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对深浓的秋色的赞叹。如果说春光娇艳,令人心动,那么秋色绚丽,使人沉醉,说红叶胜于春花,是对秋的意态、秋的风采的领略与偏爱。
自宋玉以来,在诗人笔下,秋天总是萧瑟凄清、寂寥冷落的。秋天万木凋零,百草摧折,一片衰飒肃杀景象,给人无尽的悲感。同样写枫林,写秋天的晚景,前代及同时代的诗歌总会染上一种萧瑟冷落的情调,如隋代李密《淮阳感秋》:“金风飏初节,玉露凋晚林。”初唐崔信明广为流传的诗句“枫落吴江冷”,还有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无不表现悲秋的主题。《山行》虽也写到秋天的冷落,但仅以“寒山”二字一语带过,与上引诗句有所不同,在杜牧笔下,枫林晚景绚丽迷人,毫无零落衰败之感。在诗人看来,秋天有着与春天不一样的美感,不一样的品格。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是成熟饱满,从容老健,秋如浓醪,令人沉醉。因此,与历来诗以悲秋不同,此诗意在赏秋。诗中赏秋并不始于杜牧,在此以前,刘禹锡诗已埋下伏笔,如《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看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胜于春,壮秋赏秋,毫无悲秋之意。不管是刘禹锡诗,还是杜牧诗,爱秋赏秋无不出自诗人之高怀逸致。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评杜牧此诗说:“读此可见诗人高怀逸致,霜叶胜花,常人所不易道出者。”是的,常人无此胸次,故无此境界,自然不能道出如此流诵千口的名句。
《山行》既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此诗叙事写景富有画意,宛如一幅逐渐展开的秋山行旅图。诗写诗人一路经行所见,其中第二句和第四句是笔墨着力之处,两句都富有画意,而视角、写法各不相同。第二句写山中白云,远处人家,为远景,可望而不可即。唯其深远,故生遐思逸想。第四句写枫林红叶,为近景。因在目前,故有赏玩之意。第二句因属远景,故从大处落笔,“有人家”三字,笔墨只在有无之间,勾画简洁。第四句因属近景,故从小处着眼,刻画精细。此外,第二句以“白云”为背景,笔墨清淡,第四句以“红叶”为着墨之处,浓墨重彩。前者仅用点染,后者则用泼墨,用笔不同,而相得益彰。两句所展示的画面,取景一远一近,层次分明,笔墨或淡或浓,相互映发,可见,此诗不仅具有画的意境,而且构图敷色十分讲究画的技法。
杜牧的绝句向来以爽朗俊逸著称,此诗写山行,景色幽邃明丽,致亦豪荡,宋人所谓“豪而艳,宕而丽”者,于此可见。诗之末句,一扫深秋萧瑟衰飒之气,于秋节感受蓬勃的春意,格调俊爽明朗,为神来之笔。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