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致榕
应对未来变化,需要注重能力和人格的培养
今天的学生有一个迷思:有自己的专业。大学四年中,学生修够学分后,认为毕业后可以凭借这个专业从事与此相关的工作,一直到退休。这是一个很大的迷思,在将来,不可能发生。原因在于:第一,今天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已经普遍提升,所以在未来人们不可能65岁就退休,退休年龄会推迟;第二,一方面当前科技变化之快,专业知识落伍得也非常快;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兴起,给有标准答案的行业带来冲击,它们很快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因此,我记得20世纪80年代在探讨有关未来话题时,就曾有过预言:到公元2000年,美国的年轻人大约每三五年会改行一次,70岁才可能退休——也就是说,一辈子大约要改行10多次。至于最近20多年中国的情况,我从统计数据、从个人出发来思考这个问题,发现我们也到了那个地步。比如大学毕业生,有一半可以在本专业里找到工作,10年之后还留在本专业的不到1/10——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专业要从人才的训练出发,而不是简单地分科。所以,知识的传授不应该是大学最重要的任务,而能力的培养、人格的培养是最重要的。
我曾遇到过这样的现象:最近10年来,我发现大学生们,尤其是大一新生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小。原因就是他念大学是父母逼着上的,选某一个大学也是父母帮选的,选某一个专业还是父母替选的。所以,一进到学校就想转系。我就跟他们讲:你是哪一个系毕业的不重要,你所学的专业只是一个载体。比如今天我们要去伊犁的话,坐飞机或坐火车,都没什么关系——要到那里去,这个是最主要的。所以现阶段的学习,最重要是能力的学习。
通识教育是跨领域、通时间、通空间的
关于“通识”的话题,这15年来,是我思考和研究的对象。
“通识”首先是要“通”。即要实现教育上的“三通”:一是通领域,就是跨领域的;二是通时间;三是通空间。所以,如果讲一门通识课,比如讲历史,就需要把古今中外历史一起讲。讲“通识教育”的课程,需要设计一批新课。这些课,应该是又“通”又“识”。“识”是见识、胆识、各式各样的“识”。这不是一个资讯的事情,但我们现在几乎所有的课都强调资讯,如课程结构如何。真正讲“通识课”,那么要问的问题是:学生需要学什么?他未来50年需要什么?然后我们想尽办法教。通过学习这个内容,使他学到一些能力。首先是自学的能力。因为毕业以后还要自学50年,所以自学能力最重要。其次是抗压能力。最近10多年来,中国大学生的抗压能力越来越差。再次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是沟通能力。
因此,“通识”就“通”而言,指的是“三通”,即宽广的知识、宽广的视野和开放的胸襟。这些都非常重要。
“传道、授业、解惑”
我认为,一个学生文理必须兼通。也就是说,有些基本能力是一定要具备的,比如理性推理能力,不管是哪一个系,都需要有理性推理的能力。
对于教育而言,教师的责任应该是“传道、授业、解惑”。我们现在的主要职责大部分还是在“授业”上。“授业”,一般情况下授的是资讯。但是当今时代,学生获取资讯的渠道、速度很多、很快,那么就有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教师要做的是什么呢?这就又回归到通识教育上面了。
在学生的眼中,花时间最少、分数最高、水分最大、最容易应付的,就是通识教育课。所以,通常我们把它叫“博雅课”:“博”,就是让学生得到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襟;“雅”,就是培养学生有高尚的品位。所以,我想我们今天谈教育,要从一些基本问题出发:我们未来需要什么?怎么样才能做到?同时,就是如何把未来与过去结合起来。这点如果认识清楚了,那我们就能探讨需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需要教授什么样的知识了。
另外,许倬云先生提到“生活教育”,我用另外一个词——“终身学习”。因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养成自学的习惯,并且要激发出他们自学的兴趣。而且,兴趣、能力与习惯是要并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