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观、用最严格制度和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制观、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的共治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观。”6月20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专题小组会上,张连起常委如是说。
结合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张连起认为,当前应稳住经济基本盘,筑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把握精准有效投资导向,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的消费体系;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提升全社会循环化发展水平。同时,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发展,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叶青常委表示,作为国家总体战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正逐步落实到各地方各行业。当前,国企央企紧跟政策,制定了自身的“双碳”目标,走在了减排降碳的前沿,但对部分中小微民营企业来说,“碳达峰碳中和”还只是在停留在政策文件和新闻报道中的陌生词汇。“应引导中小微民营企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认识机遇和挑战,规划落实好减排降碳的路径和计划。”叶青说。
张来斌常委关注的是各主体在推进碳中和过程中存在的转型风险。他建议以碳中和为引擎,协同推进共同富裕,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构行业价值链,创造更多绿色低碳投资与就业;以碳中和为契机,提升技术原创能力,提升碳中和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加快能源绿色转型和传统产业生产技术更新换代;以碳中和为抓手,倡导全民低碳生活,促进消费侧减排,建立激励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减排行动。
“实现‘双碳’目标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这个目标,教育必须先行。”刘晓庄常委提出,应坚持从小抓起,加强基础教育,立足人才培养,加强专业教育。完善高等学校的学科设置,积极开展低碳领域交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鼓励校企联合开展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建设。“此外,还应聚焦能力提升,加强干部教育,注重宣传引导,加强全民教育。”刘晓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