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养生箴言,但是也有很多人会疑惑:天气已经够火辣了,还吃辣辣的姜不是火上浇油吗?其实不是。姜在中医药的应用较为广泛。日常生活中,姜也分不同种类,功效相似,但也有所不同。
生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有小种姜、大种姜、山姜(野姜)等品种。生姜属解表药,性微温、味辛,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腥虾蟹毒及中药半夏、南星之毒等功效。在感受风寒而出现鼻塞、流清涕、肢体酸痛等感冒症状时,可以来一杯红糖生姜水以发散风寒之邪。
砂姜又名山柰,为姜科植物山柰的干燥根茎,从山柰根茎中提取出来的芳香油,可作调香原料,定香力强,因此砂姜是百搭的香料、调味品。砂姜功效与生姜相似,其性温、味辛,入胃经,有温中、消食、行气、止痛的作用,常用于胸膈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化。
高良姜性热、味辛,归脾、胃经,具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常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例如主要由高良姜和香附两种药物组成良附丸就是治疗寒邪内阻型腹痛的经典名方。高良姜药性比生姜更为辛辣,热性更强,多为药用。
从药性上而言,生姜、砂姜、高良姜的热性呈递增趋势。因此,食用不同的“姜”时,应根据不同病症、个人体质特点等选择。关于夏日吃姜的理由,主要有如下几种。
出汗多,阳气扩散在外,形成外热内寒的体质。夏天天气炎热,阳气升发。人体出汗多,身体的阳气也同时随着向外扩散,自然体内阳气就会出现虚耗,人体就像地窖或者水井那样,夏天的体内温度要比冬天要低,形成外热内寒的情况。姜具有温阳助阳的作用,因此,夏天吃些姜,有助于补充体内阳气,抵御外邪。
夏天多吃冷食喝冷饮、吹空调,易被寒邪所侵。夏天天气炎热,胃口不佳,人们一般都会喜欢吃一些凉口的食物,就算是热食也要放凉了才吃;加上夏天都喜欢喝一些冷饮,待在空调房中凉快,容易导致脾胃虚寒。日常饮食之中加入一些生姜,借助姜的温热之性祛除体内寒邪,温中健脾。
生姜有助发汗排汗,还有利于祛湿。夏天湿邪较重,容易夹风、寒、热诸邪侵犯人体,姜有发汗除湿的作用,对于一些体内有湿邪内阻的人,可以通过发汗的方式把湿邪驱除出体外。
民间有“饭不想,吃生姜”的俗语。姜确实有增进食欲的作用。夏天温度高,人们胃口不佳、食欲不振,吃点生姜可以刺激唾液分泌,促进肠胃消化,增强食欲,开胃消食。此外,姜性温热,对于一些阴虚内热、湿热内蕴者应尽量少吃。
(广东中医院主任医师 黄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