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民
对联作成一般性工整,并不太难。难得是字句恰好自在,音义圆融相谐。这种情形,有时是努力的结果,有时却属天成。
在《管锥编》中,钱锺书先生有一个举证:黄震《东发日钞》卷六二论东坡《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诗:“从来佳茗似佳人”云:“此句恰与‘若把西湖比西子’是天生之对。盖‘欲把西湖比西子’,乃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诗句也。”黄震乃南宋有名学者。他说的出自苏东坡两首诗的句子,略微涉及古文的读者都不陌生,可将它们相俪成一副对联,就叫人不由得心折——真是一佳配绝对联语。
由于写诗作文需要,古人对联语文字的敏感,应该超出我们不少。尽管分别出自两首诗,可毕竟都是大诗家一人所作,苏东坡又为读书人喜爱,所以其中妙语关联,并非黄震一人发现。用钱锺书的话说:“黄氏未知陈造《江湖长翁集》卷一六《次韵答高宾王》:‘行处西湖作西子,从来佳茗是佳人’,早已撮合苏句。”陈造虽也是南宋学者,可时间稍早于黄震,他这首诗,尽管略改文字,但一眼可见是东坡句子的并用。
钱锺书读书广博,他发现将东坡此两诗句联用的,不止陈造、黄震两位。
“顾图河《雄雉斋选集》卷六《以余杭龙井饷朱宁远》:‘曾闻佳茗似佳人,况乃西湖比西子’;许善长《碧声吟馆谈麈》卷一记西湖藕香居茶室悬一联:‘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是佳人。’岂非‘天生之对’。”顾图河、许善长皆清代人。他们一在诗中用到东坡两句,一记录了自己在西湖边藕香居茶室见到两句联语,均可证明这两句为大家喜爱认可的程度,故钱锺书以“天生之对”目之。
对文学现象研究深透的钱锺书,对大家这样都用到相同字句现象,有独到认识:“东坡两句以来,自谐佳偶,不得遽目为彼此蹈袭也。”这两句本身就“自谐佳偶”,不应当把这么多人运用它认为相互抄袭,该视为妙处为大家所见所喜爱,故此为大家所乐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