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玉琦
端午节过后,天气忽然从前日阳光暴晒的34度高温降到阴沉郁郁的27度,夜晚还下起沥沥小雨。7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综合部门伶娣告诉我,我们尊敬的赵海宽老所长于6日深夜告别他深爱的事业、家人、友人,离我们而去。她两行泪目,我也潸然泪下。我跟综合部主任张尧联系,请她代为给赵所长送一个花圈,并给赵所长家人发去慰问函。赵海宽是国内金融界知名专家、学者,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长、中国金融学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博士生导师,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我从研究生时代就得到他的帮助,他曾是我的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也是我后来工作的引路人。赵所长宽厚待人,为人正派,为金融研究所发展尽心尽力,对经济金融研究的贡献深刻在我们的记忆中。
我1984年从吉林财贸学院本科毕业,考取陕西财经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冯大麟、江其务两位导师。赵海宽所长和我导师江其务是至交。在校的时候,他应我们导师之邀,到学校开过讲座。关于货币流通问题研究是我读书时候的兴趣所在,所以我特别关注到,20世纪80年代有一阵子《金融研究》杂志每年关于上一年度货币流通方面的回顾性研究,都是赵所长开篇,他的文章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的资料。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赵所长逐渐成为金融学界的领军人物,他不仅自己钻研经济、金融问题,文章著述接二连三,而且参加和组织了大量的学术研讨活动,中国金融学会空前活跃,国内外金融学术交往也日渐增多。我们这些在校学生,提起赵海宽所长,无不肃然起敬。
1987年5月,我研究生答辩的时候,赵所长做答辩主席。我的论文题目是《论我国流动资金管理模式的改革》。当时企业流动资金由财政拨款,缺口部分由银行贷款解决,企业没有补充流动资金的机制,企业不关注流动资金使用效率,浪费情况也比较严重。而财政资金面临发展需求大、资金不足的问题。如何破解流动资金不足的难题,就成为一个既是应用问题也是应景问题,具有现实意义。答辩时候,赵所长问了我一个问题:在你设计的模型中,核心问题是什么?我简洁地回答:企业自补流动资金机制。赵所长露出满意的笑容。休息的时候,赵所长问我:“想不想到金融研究所工作?”我说:“那么高的研究机构,我不敢想啊。”赵所长笑而不语。答辩结束后,同学们都在忙着联系想去的单位,只有我不着急,一点想法也没有,只等着听从组织安排。
一天,到江老师房间闲聊,顺嘴问老师“我适合做什么工作?”江老师笑了一笑,说“就你不着急”。然后提笔在信纸上写起来,写完后,折叠起来装进信封,对我说:“把这封信交给金融研究所赵海宽所长。”我不知道导师写的什么,导师交给的任务不敢耽搁,马上出发,从中国金融学院赶到金融研究所。我把信交给赵所长,他展开信,看完后问我:“你想到研究所工作?”我糊里糊涂地点头称是。赵所长说:好!你回学校等消息吧。一个星期后,研究所办公室江莲芝主任通知我,说许树信副所长让我来所里谈谈。见到许所长,他说根据我的专业,适合到国内应用理论研究室,并把我介绍给主任夏斌。就这样,我加入了金融研究所的队伍。
工作以后,作为“小兵”,没有机会见所领导,所以跟赵所长接触也不多。后来,因为赵所长司机每天接送所长都要途经我的集体宿舍,便让我搭顺风车。我好不懂事,这样的顺风车竟然搭了一年多。其间赵所长从来不向我打听所里的人人事事,也从不对我讲所里的是是非非。对于我搭车,赵所长从没表现出不快,我也从没借机向所长提出任何个人诉求,一路上闲聊,气氛很轻松。我的办公室跟所长办公室对门,有时候,见我下班还在看材料,所长就喊我一声:“小孙!下班了,走吧!”这样的领导,在我心目中与导师无异。
由于我是从校门到校门的研究生,对经济金融领域只有理论认识,没有业务经验,不了解工作实际,对研究工作始终打不开思路。参加工作第二年,我拟定了农村金融研究方向,到商务部重点了解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管理体制和存在问题,又向所长提出到基层了解情况,怀揣介绍信到吉林省财政厅农村农业部门进行了一次调研,回来后,写了一篇《关于农副产品采购资金管理体制的思考》,在研究所论文评奖中获优秀论文奖。赵所长对我说,这篇论文之所以获奖,主要原因是我走出办公室,到实践中掌握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研究问题,这是研究工作的方向性问题,也是方法问题,应当提倡和鼓励。赵所长一生著作颇丰,与他从基层成长起来的经历有关,对业务环节一清二楚,通过实际工作熟悉银行业务和增加经济金融知识,事务看得准、问题看得清,理论联系实际,所提意见和建议就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这是老领导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年轻一代应该牢记和学习的宝贵经验。
赵所长一向刻苦钻研,他的勤奋和执着有目共睹,几乎把所有能利用的时间,都用到了学习和研究方面。他说,工作之余他基本上没有什么业余文娱活动,星期天和节假日是他最重要的学习和写作时间。赵所长有一种持之以恒的韧劲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年轻的时候他抽烟特别厉害,但在1979年决定戒烟后,就一次性彻底戒断了,从此再没有抽一支烟。缅怀赵所长,就要学习这种钻研精神和坚强毅力。
赵海宽所长致力于经济金融研究,具有创新和超前意识。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金融机构之间应该积极开展竞争的建议;在政策性银行成立六七年前,拟文提出“把国家商业银行的一部分政策性业务分离出来,单设专办政策性业务的银行,使国家商业银行有可能真正按照企业化办法进行经营”等。这些基于国内金融改革实际的超前意识和创新精神,巩固和加强了他在应用理论学术界的领军地位,其研究成果极具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993年退居二线后,他依然关心专业问题研究,没有停止研究工作,笔耕不辍,写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和演讲稿,并于2003年出版了自1991年下半年以来到2003年的论文集,即《赵海宽论文选集》。正式退休后,他仍然组织老干部对经济金融问题开展研究。有一次我和赵所长在路上相遇,已经88岁的他,精神矍铄、身板笔直、声音洪亮,只是因眼睛黄斑病变,视力受到一定的影响。得知我退休后,关切地询问我和家人的身体状况,并邀请我参加由他组织的老干部研究工作团队。可惜,因为我远离市中心,经常在外地居住,没有参加这项工作,因此也失去继续向老所长和老领导们学习的机会。
去年得知老所长患病,我前去家里探望,当时他人很消瘦,精神状态尚好。如今,却斯人已去。赵所长留给我们的精神是长久的,激励我们和年轻人像他那样,不忘初心,保持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恒心,关心中国的经济金融改革和发展,做好本职工作,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好党员。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原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