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让科技之光点亮发展之路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就加强科技、人才工作开展专题议政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7月15日   第 01 版)

通讯员 菅海霞 李海鑫

“建议将需要资金扶持的潜力企业‘纳入视线’,尤其是那些在研发上即将看到光明、只剩‘临门一脚’的科技企业。”

“促进各类创新要素无缝对接,推动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

7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召开“加强科技、人才工作,提高科技贡献率”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委员们畅所欲言,提出中肯建议。

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十二届政协第三次聚焦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其中有两次被列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议题。久久为功的背后,体现的是自治区政协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行动自觉。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最根本支撑、最重要抓手,实施了“科技兴蒙”行动,成果丰硕。然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依然是制约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瓶颈。

“科技进步贡献率反映了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益,而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则是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主要因素,也是我区科技创新发展中的主要短板。”会上,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欧阳晓晖道出了再调研、再梳理的深刻用意,也打开了委员们的话匣子。

乳业是内蒙古的优势产业之一,张和平委员是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从事乳酸菌菌种研究,他建议把乳酸菌种质资源库和基因库建设加快列入自治区“十四五”种业振兴计划,在内蒙古建成国家级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和基因库。

“重点支持头部企业创新创优,优化重点产业引导基金和科技扶持资金的分配方式、政策保障,发挥其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张竟委员以内蒙古拥有全国兽用疫苗龙头企业为例提出建议。

自治区工信厅副厅长胡瑞芬回应:“自治区将通过具体措施持续支持现有头部企业实现产品精细化和产业中高端发展。”

邱志刚委员反映,一些地区存在政策性资金不能及时发放到企业的问题。他建议加大和放大扶持力度,叠加资金扶持效应,鼓励企业把更多精力放在研发和创新上。

“自治区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制定了盟市科技投入刚性增长考核评价办法,下一步将加大督促力度,落实科技投入刚性增长机制。”自治区财政厅副厅长王凤岐的回应,让委员们吃了定心丸。

创新之道,重在得人。作为自治区引进的留学归国领军人才,栗世芳委员建议建立“飞地研究院”或海外研发基地,让科技人才在原地工作,科技成果为内蒙古所用。

“推行科研经费负面清单管理机制,推动科研机构市场化改革,允许研发人员在技术开发、转让、许可、咨询、转化中获得现金和股权收益。”智库专家张军补充道。

会议现场,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教育厅、人社厅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纷纷就委员在科技创新、人才工作方面的具体问题给予详细回应。

自治区政协主席李秀领表示,要切实担起人民政协的职责使命,始终与党委、政府谋在一起、干在一起,持续在科技、人才工作方面用心用力。一方面,广泛凝聚共识,把关于科技、人才工作的政策宣传出去、阐释清楚,不断在全区营造鼓励创新创造、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持续跟踪研究,找准制约自治区科技、人才工作发展的难点和堵点,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

2022-07-15 菅海霞 李海鑫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就加强科技、人才工作开展专题议政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7684.html 1 让科技之光点亮发展之路 27,68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