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意周刊

重视“农业芯片” 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基石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7月25日   第 05 版)

本报记者 照宁

种子种苗产业被誉为“农业芯片”,因为它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现阶段种业产业有何痛点?如何通过发展种业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这引起了农工党厦门市委会的关注。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种业产业规模达1306亿元,鉴于生活水平提高以及饮食变化等原因,居民对粮食的需求将不断提高,未来种业产业还有极大的增长潜力。近年来,厦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种子种苗产业规模位居国内前列、福建省第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种子种苗产业集群。但农工党厦门市委会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厦门种业产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种业创新体系结构不合理,育种创新水平不高,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够;产业发展空间受限,企业很难取得合适的科研用地;种业企业规模小、盈利水平低;基础设施仍较薄弱,复合型人才不足,缺乏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为此,农工党厦门市委会建议,应出台与国家层面相关种业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扶持政策,争取规划、国土等部门在种业发展布局规划、种业发展用地供给。在种业人才培养引进方面予以政策扶持,争取发改、财政、科技部门在种业基础设施建设、种业科技创新、招商引资等方面予以项目资金扶持。

在种业科技创新方面,农工党厦门市委会提出,应鼓励支持种子企业建立种质资源库,建立育种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基因编辑技术、分子育种技术等前沿技术提升育种水平和成效。推动实施厦门市种业重大科技专项,推进农作物新品种育种攻关、良种繁育与产业化开发项目。支持种子种苗企业和科研单位合作建立育种研发机构,加快成果转化。

对于相关企业的发展问题,农工党厦门市委会认为,应设立种业总部经济,以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种苗龙头企业,完善种业育繁推产业链。对外,支持种子种苗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对内,搭建厦门市农作物种子种苗展示平台,培育农作物种子种苗展及花卉苗木展览,将办展览与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融合乡村旅游,同时构建数字化农作物种子种苗线上展示平台,进一步扩大厦门种子种苗产业的影响力。

2022-07-25 照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8253.html 1 重视“农业芯片” 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基石 28,25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