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财经周刊

何以融合?

——透过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看经济全球化新动向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7月26日   第 07 版)

本报记者 崔吕萍

当经济全球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比起试图“脱钩断链”、构筑“小院高墙”,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人间正道。

7月末的海口骄阳似火,与天气一样火爆的,是延期3个月召开但关注度不降反升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业界人士纷纷表示期待在消博会上找到三个答案:对全球消费品供应者而言,中国市场意味着什么?对于中国本土企业而言,应如何抓住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双循环这双重机会?围绕促消费稳经济,我们该怎么看、如何干?

不谋而合

“今年消博会展出面积比首届多出了两成。其实,因为疫情防控,今年就连广交会都是在线上举办的,由此不难看出这届消博会的举办来之不易。”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这样表示。

据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透露,本次消博会将有61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众多细分行业头部品牌企业将首次亮相消博会。

来之不易的线下盛会,除了疫情防控工作到位,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迫不及待”地寻求突破口也不谋而合。

当前,业界普遍认为,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防止碎片化,从产品提质增效和成本控制等多个角度看,既有利于利益相关方,更有利于整个世界。

盛秋平表示,我国消费韧性强、潜力足的特点没有改变,消费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消费提质升级的大趋势没有改变。消费精品通过消博会集中展示,将有效优化消费供给、畅通消费渠道、提振消费信心、增强消费活力。

一拍即合

企业创造新模式、迎合新市场的能力与速度,远超我们想象。

据我们了解,消博会上相当一部分新品已早早完成了线上售前预热。

一方面,跨境电商平台为海外好物点亮镁光灯。据阿里巴巴集团B2C零售事业群副总裁王浩洋介绍,本届消博会上天猫国际将联合众多海外品牌全球首发新品、限量款产品,覆盖美妆、保健、美容仪、潮玩手办等众多品类。

“海南自由贸易港也将作为我们打造海外品牌参与内循环、融入双循环的核心阵地。”王浩洋表示,首届消博会期间天猫国际就在海南海口积极探索和推动新世界工厂项目,希望把“保税进口+零售加工”大进口模式与海南自贸港定位进行深度融合。“目前天猫国际已联手海口、杭州、临沂等六大综保区推进新世界工厂项目。我们相信,后续借助海南自贸港独特优势及优惠政策,海外品牌将通过天猫国际挖掘更多进口新机遇。”王浩洋这样说。

另一方面,来自本乡本土的消费需求,更让快销好货和数智供应链“摩拳擦掌”。

“县域及农村市场的工业生产型消费成交额呈现出了很好的增长态势,这背后体现的是新农人有了更多的收入之后,就会做更明确的生产性投入。”京东零售CEO辛利军介绍说。

据辛利军观察,消费者的购物方式、购物习惯正在发生变化——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呈现出鲜明的价值型购买趋势,更加关注消费后的价值体验。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商品价值的回归也意味着需要企业潜心技术创新、品质和服务升级,推出更先进的技术、更出色的设计、更可靠的品质和更优异的服务。

情投意合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消费品进口创下历史新高,消费品进口总额达1.73万亿元,同比增长9.9%,占进口总额的比例为10%左右。

到海边旅游,防晒设备不可或缺。今年,资生堂携防晒黑科技“紫外线转化技术”以及19大人气品牌的新品及明星产品亮相消博会。

“消博会提供了商务贸易和新品展示的国际化平台,也为资生堂继续扎根中国市场、全面展示美与创新力量打开了重要窗口,帮助我们不断为中国乃至全球消费者,持续带来新的产品和技术创新。”作为二度参与消博会的外资企业代表,资生堂中国CEO藤原宪太郎表示,企业持续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及市场潜力,对自身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充满了信心。

于旅游城市而言,酒店下午茶做得出彩是妥妥的“加分项”。“无论是海南,还是消博会,都为国际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展示舞台。今年是法芙娜100周年诞辰,我们也是第一次参与消博会,希望能够将专业巧克力带入大众视野,将品牌的专业性和不断创新、引领潮流的新产品带给消费者。”法芙娜大中华区CEO Fiona GU表示,企业珍视中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也期待用优质产品让中国消费者品尝到正宗的法国味道。

“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积极推动优质消费品进口,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谈及此,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这样表示。

双向融合

“5月中旬到6月,随着疫情形势好转,物流畅通,各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转正,同比增长3.1%,有力促进了经济加速复苏,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的超强韧性。消博会在这个时点适时举办,必将为全球需求扩张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表示,虽然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反复、国内外形势将更加复杂多变,但国内需求稳中回升的趋势不会改变。其中一个重要的逻辑就是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系统性改进的新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结构加速转型,经济动能不断累积,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中等收入群体日益扩大,国内统一大市场加速形成。

谈及扩大消费,张占斌提出应聚焦两条逻辑。

一是消费升级的逻辑。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需两端持续发力,提升消费动能,创新消费模式,完善消费政策,激发消费潜力,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快“生产型国家”向“消费型国家”过渡。

二是进口替代的逻辑。通过立足国内大循环,推动进出口协同发展,形成全球资源要素强大引力场,以高水平双向投资高效利用全球资源要素和市场空间,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2022-07-26 崔吕萍 ——透过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看经济全球化新动向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8326.html 1 何以融合? 28,32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