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启杰
孩子的成长和成才是第一要务
“妈,我想自己炒菜。”就读海南省东方市第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陈文萱暑假有个愿望就是想学会做饭炒菜。“行,妈教你。”多彩的暑假生活刚开始,文萱父母寻思着让孩子学会做家务。文萱的妈妈唐女士介绍,“双减”把孩子的作业负重和校外培训负担减了,成绩会不会下滑的疑虑一直挥之不去。“每当看到别的孩子父母给孩子报这报那补习班,我就心慌。”但看到“双减”给孩子带来的多姿多彩的快乐生活,尤其兴趣爱好更加广泛而成绩没有退步,她表示,心里很欣慰。她建议老师要多跟家长沟通,在“双减”工作中要注重家长的心理引导,帮助部分家长正确认识“双减”的意义。家长也要学会放平心态,不必焦虑,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孩子身心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在海口市西湖学校八年级学生符家彬的暑假计划表中,罗列着“学习活动”“体育锻炼”“劳动实践”等内容,包括参加合唱团演出、学习绘画活动、体验社会职业……其中学习在青瓦片绘画美术作品尤为耀眼。据符家彬的妈妈伍女士说,曾经,学生优秀的唯一标准是取得高分,独领风骚。于是,各校在提高学生分数上绞尽脑汁,大量的学习资料和题海战术压得学生透不过气来。“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社会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才,不是高分低能的人才。条条道路通罗马。”她认为,“双减”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学习机会。
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培育不可或缺
“校外培训也是一种补充,不能否认它的积极作用。”记者在走访中,听到不少家长的呼吁。东方市罗带中心学校三年级学生卢小北的家长卢先生说农村渴望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哺育”。“为什么大多数家长都争着把孩子往城里送?这跟种粮是一个道理,需要肥料!”在他眼里,现在农村的教育基础设施已经得到极大改善。但好老师留不住,好学生都往城里走的现象还有待改变。
在东方市第六小学五年级学生赵娜娜的家长李女士和东方思源学校七年级学生苏英婷的爸爸看来,“双减”确实给孩子带来了快乐,但是有的学校“减”的脚步似乎有点“快”。“单元测验取消了,在检验孩子的学习效果替代方式没有出来之前,建议保留单元测验和必要的考试。‘双减’不宜急于求成,这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不能为追求成效,把学生学习成绩放一边。要科学合理安排学校托管特色课程,精心谋划‘双减’各项工作。”何为“特色”?在他们眼中,就是有关心理辅导、技能技术、动手操作等内容。在开展课后托管服务上,教育部提出学校要探索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校外优质资源,毕竟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这样的举措落地,家长们充满期待。
乐东县佛罗镇中心学校六年级学生潘旭的家长潘先生认为,“双减”减的是数量,不是质量。“双减”对农村的孩子影响不大,农村孩子天性好动,课外活动内容和动手能力比城里的孩子强,“双减”对城市孩子影响显而易见。但农村孩子关注更多的是早日为家庭分担负担。在他看来,目前很需要有机构帮助家长和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毕竟,将来靠什么立足社会,对学生、家长、老师来说是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