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调研

调研日记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7月29日   第 08 版)

文/潘碧灵

7月2日 阴转零星小雨

上午,我们来到沙湖自然保护区考察,这是此次宁夏行的第一站。

受蒸发量大、水生态系统退化等因素影响,沙湖生态一度严重恶化、水禽鱼类剧减、水质下降。2017年以来,宁夏斥资3.2亿元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随着一项项综合治理举措落地,沙湖水澄清净化能力明显提升,生态链得以恢复,沉水植物面积增加,水生植物恢复多达10余种,鸟类品种从100余种增加至210多种,鱼类种群数量已恢复至20余种。尤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沿沙湖南侧、西侧开挖13.2公里防渗隔离沟,将105户村民和养殖户迁到隔离沟外,将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源拒之湖外,同时还配套建设了环绕湖面植被缓冲带,这一做法既治标又治本,为全国湖泊湿地的治理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下午,我们来到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在距保护区管理局不远的山坡上,发现了2只岩羊。岩羊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贺兰山的“土著”。随着宁夏全境封山禁牧与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划定,岩羊的种群数量迅速增加,现在总数超过4万只,这样的密度已逼近贺兰山所能承载的极限。岩羊数量的急剧增加带来一系列问题,对贺兰山的生态构成严重威胁,需要对贺兰山动物种群结构进行调整,培育和引进岩羊的“天敌”。

目前,贺兰山已经监测到2只雪豹,它们的到来,打破了岩羊在贺兰山的“太平日子”,给岩羊带来了生存的危机,但对整个生态平衡却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因为只有生物多样性结构优化,自然生态才能逐步达到平衡。

7月3日 晴

早饭后,我们从银川出发一路南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麦浪滚滚、瓜果飘香,一派塞上江南的景象。车一进入吴忠市境内,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黄河水提灌的地方,仍是绿油油的麦浪,而其他映入眼帘的则是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梁峁交错的黄土地,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恶劣,好在不少地方现已开发成了成片的光伏和风电厂,为“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着积极的贡献。

下午的目的地是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经过40多年的依法有效保护,这里已经被植被覆盖,成为我国西部草原植被恢复与草原自然修复的一个成功典范,为国家退耕还林草与地方封山禁牧工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而通过近30年的自然封禁试验,云雾山也探索出了草地恢复的适宜封禁期,为同类型区天然植被恢复利用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但是植被茂盛,也带来了甜蜜的烦恼——由于绿草越来越密集、厚实,灌木、乔木的种子难以落入土层之中生根发芽。若不人工干预,长此以往,将影响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品质。云雾山保护区主动积极探索,引进马鹿、梅花鹿两种食草动物进行生态再平衡试验,并通过购买家养狐狸,在保护区里通过“三级”适应性野化训练方式,重新激活其野性,让狐狸成为林木、草原免受老鼠、野兔等动物破坏林木“生态保护卫士”。

未来他们还将在云雾山保护区更多区域里,探索利用动物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多样试验。

7月4日 晴转小雨

今天,我们继续在固原市进行调研。

第一个调研点是六盘山保护区。按最新监测和统计数据,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110科442属1224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资源植物153种;共有脊椎动物26目70科276种,其中列入国家级、Ⅱ级重点保护的有金钱豹、林麝、红腹锦鸡、勺鸡和金雕等63种。经过50多年来接续增绿补绿,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翻了近3倍,提高至如今的64.5%,活立木蓄积量占宁夏的一半。

调研过程中,当地保护区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在介绍六盘山动植物资源日趋多样化的同时,反映了一些突出问题,如基础设施较差,管护用房不同程度老化,保护区内人工林总体呈退化趋势,保护研究力量和资金投入不足等。

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在保护区的考察还没有结束,天却下起了小雨,气温也开始下降,对考察造成了一些困难,但对缓解当地旱情、改善土壤墒情、促进玉米生长却十分有利,是一场难得的及时雨,大家都感到十分高兴。回到固原市住宿的酒店时已是晚上九点多,尽管辛苦,收获却很大,值得!

2022-07-29 潘碧灵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8514.html 1 调研日记 28,51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