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新闻

因海而生 向海而兴

——青岛市政协委员共话海洋经济发展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7月30日   第 03 版)

本报记者 陈小艳 通讯员 陈笑蔚 程云峰

7月20日,青岛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海洋专家赴蓝谷围绕“增创海洋科技新优势,打好创新能力提升硬仗”开展调研。“我们要探究,青岛一直以来打造的活力海洋之都,活力究竟体现在哪?”青岛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傅琦为调研组点出问题,大家在走访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海洋企业的过程中,努力寻找答案。

“‘基于船岸协同的船舶智能航行控制与关键技术研究’这个项目在全球智能航运领域船岸协同处于领先。”“我们采用水下人工智能技术、海洋物联网技术研发水下作业机器人等产品,服务于深远海网箱养殖、深远海探矿两个领域。”委员们从企业负责人介绍中了解到智慧航海、海洋渔业……从科研到民生,海洋之都最终落实在海洋经济发展上,具体体现在海洋企业蓬勃发展之中。

“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还有不足和问题,请委员们多提意见建议。”青岛蓝谷管理局党委副书记毛军响希望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进一步发挥优势作用,为海洋经济、科研发展献智聚力。

李光全委员认为,放眼全国,青岛蓝谷是代表国家在全球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高端创新领域进行竞争的重要载体。当前,青岛蓝谷可以发挥的作用和价值仍有较大空间。他建议在重点汇聚青岛优势单元力量组建功能实验室的同时,加速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北京研发基地建设,集聚全国顶尖的海洋科研团队和人才,推动一批重大科技项目落地,为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入列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当前,青岛在海洋科技创新领域还存在科技创新的策源能力不强、科研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不够紧密、科技成果的本地转化率不高等问题。

“推进涉海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王建委员建议整合海洋科研资源和海洋优势产业,组建青岛海洋产学研创新联盟、创新联合体,推动科研院所与企业协同联动,促进科技与经济更紧密结合;构建海洋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采取揭榜挂帅、张榜招贤的方式,企业出题目、科研机构给答案,把科研、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打造国际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

“整合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西海岸和蓝谷为双核,建立全市一体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网络。”刘康委员建议,突出以地方海洋开发导向为核心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培育地方海洋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品开发为核心,以深远海开发技术、海洋生物技术、重大海洋装备技术等为重点,有针对性地搭建服务地方的专业海洋科技服务平台,打造区域海洋科技专业服务中心。

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委员们纷纷表示,建设活力海洋之都是青岛未来城市发展的基本导向,也是青岛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大前提。要实干笃行、奋勇前进,为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建言献策,不断开创新时代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2022-07-30 陈小艳 陈笑蔚 程云峰 ——青岛市政协委员共话海洋经济发展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8547.html 1 因海而生 向海而兴 28,54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