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态周刊

从“工业强县”到“生态立县”

——讲述新时代的“浦江故事”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8月04日   第 06 版)

浦江县城金狮湖

何金海

在日前浙江省召开的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推进大会暨生物多样性保护大会上,浦江县获得2021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市县“大禹鼎”金鼎和2021年度美丽浙江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工作考核优秀县两项荣誉,这也是浦江县连续八年捧得“大禹鼎”。

作为浙江“五水共治”工作的最高综合性奖项,“大禹鼎”承载着大禹精神之重、责任之重、发展之重、民生之重,是浙江各地治水工作的最高荣誉。

从“工业强县”到“生态立县”,这个曾经的“水晶之都”是如何靠治水走出一条新的富民之路的?

“工业强县”曾是第一大战略

浦江位于浙江省中部。从改革开放到2021年,“工业强县”始终是浦江县的首要战略定位。水晶、绗缝、挂锁三大传统产业占据全国60%以上市场份额。

其中,水晶玻璃工艺品是浦江最为鲜明的特色。以虞宅乡新光村为例:全村200多户586人,多数外出做生意,留守人口不到一半,但外来人口达1800多人,是本村留守人口的八九倍,他们租用民房从事水晶加工,最多时有316家,整个村子几乎成了水晶工厂和市场。

产业发展得好,人民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但由此带来的污染却日益严重:水晶小作坊中磨珠机器24小时运转,噪声巨大;生产的废水、废渣直排地面,流入小河,奶白色的湖水散发出阵阵刺鼻的气味……

政府针对污染也做了不少工作。2003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先后组织力量对水晶和制锁加工带来的污染进行整治,但由于当时认识还不到位等原因,收效甚微,还发生了大规模群体上访事件。2006年和2011年,浦江又先后两次开展水晶产业的集中整治,都以半途而废告终。

整治难以推进,无序发展却在继续。

据浦江县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县水晶企业和作坊猛增到2.2万多家,浦江县38万本地人口中,有20万人与水晶加工有关,28万外来人口中,也有近20万人从事水晶加工。“浦江是赚钱的好地方”,成为很多外来人员的口头禅。

经济一片欣欣向荣之下,其实人们心中都有个疑问——这样的“工业强县”、这样的营商环境,繁荣还能坚持多久?

“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你”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国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保护和产业转型升级。

201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将“水环境治理”与产业转型升级同步推进。浦江县在浙江省率先打响了治水攻坚战的第一枪,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对水晶产业的污染开展连续三年的整治行动。

从2013年4月到2015年底,浦江县关闭取缔了19500多家水晶加工户,涉及的户主绝大多数配合整治,没有发生大的意外事件。追究其中缘由,就是浦江县依据法律武器,采取了“清水零点行动”和“金色阳光行动”两大战术。

清水零点行动,就是选择在零点,聚集有关部门力量进行现场突击抓水晶加工企业(作坊)的直排和偷排。金色阳光行动重点针对无牌无照的加工户,全天候检察监督。

2013年轰动一时的浙江省环境污染犯罪第一案在法庭宣判:被告邓善飞犯污染环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

因为污染环境被判刑,这在浙江省是第一例。案件的审理和判决也有力推进了治理行动。

整治之下,浦江县的水晶加工户和企业数量从2.2万多家减少到800多家。同时,投资20亿元建成4个水晶集聚园区,实现集中治污、集聚发展。

但是,水晶产业的整治并不是减少企业数量和降低产量这么简单。“整治后的村该怎么发展?”“生存、就业和发展等民生问题该怎么解决?”成为浦江人思考最多的话题。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浦江人将目光移向了身边的环境。

虞宅乡新光村的朱希刚是在金色阳光行动中被关闭水晶加工厂的村中第一家。他以水晶加工赚来的钱做基础,利用省道绕村而过的交通优势,做起了农家乐。他说,“虽然做农家乐没有做水晶那样挣钱多,但环境好了、水清了,不用像做水晶那样担惊受怕。”

做过十几年水晶生意的陈青松,在新光村租下老房子创办了一个新颖时尚的青年创客基地,一时吸引了一批大学生创业者,经营的都是文艺范、小清新的店面。

村民朱筱洪则收缩了水晶生产规模,与人合伙在新光村打造一个自驾车宿营基地;还有客商投资玻璃栈道,观光农业……

典雅时尚与古老的新光村非常和谐,新光村因此凤凰涅槃般起死回生,成为浦江县乡村旅游的第一个示范村,先后被评为浦江县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和全国生态文化村。

如今,在浦江,像新光村这样的例子每个乡镇街道都有。

“生态立县”成为首要发展战略

整治的行动和结果,也激发着浦江人思考发展战略。大家意识到:百姓获得感,不因经济收入和以前比有所下降,反而因环境改善而带来的身心愉悦精神享受明显提升,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越来越平衡、越来越被老百姓接受。治水之后形成的良好生态环境,才是浦江最宝贵的资源和最大的发展优势,也是推动县域经济赶超发展的重要助力。

在充分调研座谈的基础上,结合发展实际与趋势研判,2021年12月28日,浦江县第十五次党代会通过了“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文旅富县、科创兴县”的战略,并将“生态立县”置于首要发展战略。

县两会后,浦江县召开的第一个大会就是“生态立县”工作部署动员会。会后,浦江县以“水质达标提升”为目标,不断推进治水成效,深化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攻坚行动、“黑臭水体”成果巩固行动、“五水共智”数字化改革行动;同时,积极调动企业、行业协会和第三方环境治理机构等社会力量的主动性,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与“生态立县”相呼应的是“文旅富县”战略。

位于杭州都市区和金义都市区中间的浦江县,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上山遗址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浦江县郑宅镇是“千年郑义门、江南第一家”的所在地;浦江还是全国“书画之乡”和“诗词之乡”,全县有“浦江乱弹、浦江板凳龙、浦江迎会”等国家级非遗文化六项,有12个国家级古村落,2017年被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授予“千年古县”。

实施“文旅富县”战略是浦江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好“精准治污、生态修复、智慧管护、融合发展”的治水富民组合拳的积极举措;也是打造精神文明高地,探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路径的重要手段。

2022年7月,浦江出台《浦江县实施“文旅富县”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政策》,鼓励做强做优“生态经济、文化经济”,打造国内知名全域旅游休闲目的地。

如今的浦江,正站在新的起点,绘就一幅水清岸美、业丰民富的新画卷,为建设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探索具有浦江辨识度的山水共富之路。

(作者系浙江省浦江县政协文史委主任)

2022-08-04 何金海 ——讲述新时代的“浦江故事”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8800.html 1 从“工业强县”到“生态立县” 28,80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