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朝英
每到年中、年末或者年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全球性经济组织,及各国经济学家、观察家或者官方智库,都会有一个例行动作:预测经济走势。
比如,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于乌克兰局势和持续高通胀,2022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预计为3.2%,较4月份的预测低了0.4个百分点;世界银行则预测,不仅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会由2021年的5.7%降低到2.9%,而且未来两年将一直保持这样的增速。
不少读者心里可能一直有些疑问,比如,他们根据什么做出的预测?为什么有时准,有时又不准?各家都说自己的预测结果权威,为什么结论都不一样?
要回答这些疑问,我们就必须先弄明白,他们到底是怎么做预测的。
虽然各家所用的分析框架、工具差别很大,但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都绕不开一个关键词:潜在经济增长率。
很多预测都是基于对经济体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分析,先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区间,再根据现实条件,比如发生了疫情、发生了战争,对结果进行一定的调整。这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常在年中对全球经济预测做调整的基本逻辑。
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的“经济过热”“经济遇冷”等说法,也正是通过实际经济增长率与潜在经济增长率对比之后得出的结论。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被称为“经济过热”,反之,则为“经济遇冷”。
因此,我的第一个结论是,我们看权威机构的预测时,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分析,往往要比最终的年度或者中长期预测数据更有用。
一般来讲,潜在经济增长率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要素充分配置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品、劳务总量的增长率。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特定经济单元内,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情况下,能取得的最好经济成果。
可能有的读者朋友已经注意到,即便是全球一流的研究机构,相互之间的预测结果也经常有很大的差距。这并不是说有人对了、有人错了,而是由这套逻辑内在特质决定的。
因为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主要分析要素,既包括可量化的物质资源,也包括不太容易量化的人力资源、技术、管理和制度安排、经济政策等。
因此,我的第二个结论是,潜在经济增长率不是一个绝对不变的固定值,而是一个既有规律又充满变数的动态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动态分析其变动趋势,往往也比关注那些具体数值更有价值。
借用这个框架,我们可以对关于中国经济的预测进行一个简单分析。
最近,很多国际机构和国内智库都对中国经济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做了预测,得到支持最多的数据是处于5.5%至6.5%这个区间。要知道,中国经济已经跃升至百万亿元的级别,仅增量就能排在全球年度GDP排名第16位了。
比这些数据更为有价值的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制度、技术、管理等变量因素对经济的正向促进作用正在不断释放。就此,我们得出比直觉更为乐观的结论,也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