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教育在线

大学,锤炼社会实践能力的课堂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8月10日   第 09 版)

全国政协委员 胡卫

胡卫,研究员。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政协科教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市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副主任。荣获2020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提名奖。

大学是锤炼社会实践能力的最好课堂。四年大学生活不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才干,更让我开阔了视野、滋养了心灵。由此也开拓了我走出校门后四十年风雨兼程与不断前行的教育研究和参政履职之路。

(一)

我入读中学之际,正值“文革”后期。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可以比恢复高考这一事件来得更加幸运、更加重要了。我从小喜欢舞文弄墨,喜欢模仿老师的样子给同龄人或小些的孩子们“上课”,因此最终违抗父母之命坚持报考了文科。但究竟填报什么专业,却一直很茫然。当时不知哪一位学长向我推荐说,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地理和中文是最好的,于是我就在稀里糊涂的状况下报了华东师大教育系,而竟然也就一锤定音地考上了。由此,大半辈子和教育结缘的历程拉开了帷幕。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很大,景色很美,记得当时去学校报到的时间恰逢8月底,秋意初起,丽娃河面荷花盛开,河的两岸绿树掩映,我的喜悦之情也油然而生。

华东师大吸引我的,更在于她的历史文脉。我在华师大读书时,虽然改革开放的大幕刚刚开启,但校园里各种思想交流交融交锋,充满了人文气息。记得学校食堂门口的布告栏隔三差五会有各种学术活动预告,其中不乏大牌学者、专家的演讲。

当时的学生社团活动也丰富多彩,涉及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有一场景至今记忆犹新:教育心理、中文、历史、外语等系科学生上课的文史楼,门厅内的墙上总是贴满了中文系同学创作的诗歌、小说,午餐、晚餐时,更是聚集了很多捧着饭碗的学生在满墙作品前驻足。这是当时中文系最有名的社团“夏雨诗社”在展示学生作品。

回首往事,深感母校校园文化的弥足珍贵之处,就在于她将环境之美与人文之美那么完整地糅合在了一起。今天,时不时地,校园和青春的记忆仍然会萦绕脑海,那是关于激情、创造、个性、浪漫等颇为唯美的气质。

(二)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曾有言,大学之大,非大楼之谓,而在于大师之谓。非常幸运的是,当年的华师大确实汇聚了一大批国内最好的大师级老师。

时任校长是著名教育家刘佛年先生,他是国内著名的教育学家。那时候他已年近古稀,语速缓慢,步履蹒跚了,虽慈祥和蔼,但威仪犹在。在其领导下,华东师大校风求真务实,教学自由包容,学科名师高徒,林林总总可谓不胜计数。先后教授过我们的教师近80位,论文导师十余位,加上开设讲座的外籍专家、辅导员及系办公室的老师们竟逾百位。

在校读书期间,教授们循循善诱,学有专精,这些大师的教诲亦都使我终身受益和难忘。

对我影响最大、最深的有两位老师:胡守棻老师是一位老先生,彼时其虽然年事已高,但总是把自己打理得整整齐齐。大学期间,我很喜欢听他讲课,没有大话、空话,娓娓道来,深入浅出,把一门枯燥的《德育原理》讲得十分引人入胜。另一位是陈桂生老师。当时陈老师教授马列主义教育课。陈老师讲课带着浓郁的江苏高邮口音,但内容非常精彩,常常旁征博引,融会贯通。

我们7911班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年龄也参差不齐,大年龄的已经接近30岁,中间一批的也在25岁左右,我则是属于年龄偏小的应届生。

我们班人数不多,却在体育、艺术、美术、文学等方面聚集了各种人才。大学同学四年,朝夕相处,虽交往有多有少、有深有浅,但都留下深刻印象。寝室作为大学生活最基本的单位,室友们演绎出的细小琐碎故事,都往往经久难忘。

(三)

在大学里我尽管年龄偏小,却也算是社会活动积极分子。

我曾担任系学生会的宣传干事,和78届的一位学长一起负责教育系的黑板报等工作。开始是参与班级黑板报,后来就被吸收参加系学生会的黑板报工作。除了对黑板报的内容精挑细选之外,还对版式进行精心策划,尽量做到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图文并茂。在全校举行的黑板报评比中,教育系的黑板报经常力拔头筹,后来还在市级的比赛中获得奖项。

大学期间,我还参加了各种形式的演讲比赛。开始是在班级里进行小范围的演讲,后来参加了学校和市级的演讲比赛,并多次获奖。

受教育系77、78级影响,我和班里几位志同道合者发起成立了一个教育理论学习小组,我们经常结合专业课学习,就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和分享,同时根据各自感兴趣的课题撰写研究论文,然后汇编成册,并取名为《火花集》。记得我被收录其中的第一篇文章是对勤工俭学的思考。

华师大四年,不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才干,而且也开阔了视野、滋养了心灵。学在兹,念在兹。毕业后,便努力把所学与所用结合起来,由此也开启了我职业生涯的独特路径。作为教育研究者,先后领衔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研究和大量教育决策咨询项目。作为实践探索者,1993年底起就创设了一批具有实验性质的教育机构,同时,还成立了全国首家民办教育研究所,成功开启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空间。作为政协委员和党派成员,我一直坚持围绕中心大局、聚焦关键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参政履职。

(四)

大学教育是通识教育,是博雅教育。既要学文,也要学理。要拓宽知识面,培养综合、比较、分析、创新等能力。同时,要涵养人文精神、人文素养。

在大学时代,要和学校文化环境有效互动,向老师求教、向同伴学习,除了要学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学习、研究方法。要和社会环境有效互动,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资料,形成独立思考。同时,通过融入集体,包括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增加合作精神、培养社交能力、表达能力。

梦想,是引领人生方向的灯塔。惟立大志,方成大器。唯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才能成为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代的大学生们尤其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因为大家的未来不仅与民族伟大复兴同步,也会与世界百年变局关联。

人生之路很长,有平川也有高山,有丽日也有风雨。期待青年人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在最好的时代成就精彩人生。

2022-08-10 胡卫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9128.html 1 大学,锤炼社会实践能力的课堂 29,12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