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惠兵 通讯员 蒋晓燕
福建省56个民族成分俱全,有19个民族乡、571个民族村,1个省级民族经济开发区。据“七普”统计,少数民族常住人口112.1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7%。其中,畲族人口全国最多,保留着民族语言和文化,畲族文化已成为全省的主要特色民族文化。
“要实现对散落在各个民族乡村的非遗无缝链接式的保护,仍存在保护传承认识不足、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困难、活态传承不够等问题。”7月27日,福建省“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对口协商会上,省政协民宗委主任杨江帆坦言。
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会上,政协委员、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与有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就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挖掘内涵提质增效、数字赋能活化利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规范翻译表述等进行探讨,协商氛围火热。
在省政协委员雷云看来,推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是一体两翼,缺一不可。其中,市场运作要重在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社会,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实现经济和社会效应,实现时代价值的内生动力。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往往没有文字记载,而是通过师傅带徒弟、口授相传、行为相传的方式来传承。”省政协常委陈小慰结合调研实际,提出采取音频、视频等方式,加强畲族非遗文化档案和数据库的建设,并加快培育壮大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传承人队伍。
宁德市政协委员兰作掇认为,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建议倾斜政策措施,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少数民族非遗文化+文创”“少数民族非遗文化+文旅”新路子,催生少数民族非遗文化新业态,带动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传承。
国家级非遗项目畲歌双音传承人雷美凤呼吁,为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更多有益舞台,让畲族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更多人民群众了解畲族、爱上畲族。
“我们将不断完善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国家、省、市、县级四级保护体系建设。”“将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加大‘非遗’传承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省文旅厅、省民族宗教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一一回应。
省政协副主席洪捷序表示,要充分认识加强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性,加大普查力度,挖掘少数民族非遗资源,指导做好申报和记录工作。同时,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发挥政策叠加效应,促进非遗事业、文旅和文创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并利用数字技术做好少数民族非遗宣传展示工作,尤其做好对外宣传,讲好中国民族故事,推动文明交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