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这里面有国之大、省之要、民之需”

——江西省政协提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质效记事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8月13日   第 01 版)

通讯员 蔡久伟

近日,老陈做梦也想不到一个信息就解决了“3天不通、车堵10公里”的难题。

“车堵了10多公里,司机聚在一起还有交叉感染风险!”老陈是一家物流公司的老总,也是一名省政协委员,不久前江西一地突发疫情,为防止疫情外溢,公司物流货车被堵3天,急得老陈直跺脚。

咋办?老陈突然想到省政协的“社情民意信息”可直达省领导。他赶紧向省政协办公厅反映了这条社情民意信息。“当天反映的问题,当天就解决了,车通了、物流也畅了。”老陈咧开嘴笑着竖起大拇指点赞,“信息不大,作用不小!”

“社情民意信息不等于鸡毛蒜皮,这里面有国之大、省之要、民之需。”江西省政协主席姚增科说,“必须千方百计,争创新时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第一等工作’!”

换届以来,江西省政协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群众的急难愁盼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小信息”登上了“大舞台”,有了“大作为”。

▶▶▶ “千难万难,真重视就真不难!”

“有一天晚上,我刚到家,就接到值班室电话,主席要和我们面研信息工作中的难题,这一面研,就从晚上7:45持续到了11:30。”省政协办公厅主任杨木生感慨道,每天审阅收集来的社情民意信息,是主席疫情防控期间工作的日常。

千难万难,真重视就真不难。唯有领导带头与“硬骨头”难题“贴身肉搏”,才能扎硬寨打硬仗。

“每有重大信息上报,总是秘书长带着分管领导和我们一起研讨。”曾在宣传信息处工作多年的蔡斯嘉回忆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场景,“有时候我们讨论得正起劲,猛一回头,主席咋也来了。”

“省政协党组每年定期听取汇报,分析研究解决信息工作中的难题,已是‘固定节目’。”宣传信息处的石杰说,每篇《社情民意》专报,主席都要逐字逐句推敲,“看,这是姚主席刚改出来的‘花脸稿’。”专报文字空白处,是一行行密密麻麻的,用铅笔、黑红两色水笔交错书写的“毛体”小字。

2020年仅疫情防控期间的两个月,省政协就向省委、省政府报送9期《社情民意》专报,省委书记、省长等领导批示21人次,促进了23个难题的加速、有效破解。

仅领导重视就行?“咱还得有‘金刚钻’。”宣传信息处工作人员曹小亮说。

▶▶▶ “千条路万条路,只有创新才有出路!”

社情民意信息要发挥党政决策的重要参考作用,有没有第一时间送达领导案头,就是“0”与“1”的区别。只有遇到重要情况,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调研成稿、第一时间反映,才能不放“马后炮”。

2020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省政协创设了《社情民意》专报,第一时间将重大重要信息直报省委、省政府领导。

2020年2月13日,第一期《社情民意》专报火速出炉,针对疫情防控期间春茶采摘、生产、销售等问题,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尽早拿出应对方案,从采茶制茶的人员组织安排和疫情防控管理两方面着手;各产茶区政府帮助茶企筛选拟录用的采摘人员等。2月14日,省长批示要求相关部门调研拿出应对之策。省委书记特意请工作人员向省政协通报情况:此件已交相关部门办去了。省农业厅接到批示后,针对茶企可能存在的用工不足问题,提前联系劳务,严格落实防疫措施,有序有力推进复工复产,至3月10日,全省茶叶龙头企业全部复工复产。

“真快!真好!”省政协主要负责人点赞。

如果只图快,能带来好吗?既要快,更要好,那才能真的“好”!

什么是“好”?信息反映的是“牛鼻子”问题,所提建议是“金点子”,推动问题解决是实打实。

怎样抓住“牛鼻子”问题?“‘沙里淘金、好中点优’,这可是个技术活,还得使出集体会商这个‘法宝’。”省政协主要负责人说,“必须来一次工作方法大变革!”

对外实行:“政协人+政府人+专业人”的优秀社情民意遴选机制。“对来稿,我们处里先行会商,遴选出一些优秀篇目,再分头咨询政府职能部门人员和业内专家学者。”在宣传信息处工作过的汪贤德回忆,“一个专报至少得征求10余人次的意见,有时还得面对面讨教。”

对内实行:“扁平化”管理、“围读”商量。变一人执笔、层层画圈“一人说了算”的垂直管理模式,为多人“执笔”、面对面商量“多人说了算”的“扁平化”管理、“围读”商量。“省政协领导也常和我们坐在一起讨论。”曾在宣传信息处工作的鲍雪芬记得牢。

方法一变,质效大增。“每期专报都能得到多位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反映问题大部分得到了解决。”蔡斯嘉说。

2020年,针对疫情时期“停课不停学”中,部分贫困户子女存在的“掉线”风险,反映的委员建议:在全省范围内,对贫困学生在线学习状况进行摸排;政府买单从物力财力和技术上解决在线教学流量不足等。省教育厅采纳并及时下发《关于切实解决中小学生线上学习条件保障问题的通知》,要求以学校为单位建立精准帮扶机制,实施“一人一策”,努力做到线上教学“一个都不能少”。

工作方法好,信息质效就高?不!鼓励千遍,不如奖惩一次。“还得有奖惩机制这个‘硬指标’!”省政协秘书长说。

▶▶▶“千条理万条理,有了奖惩才有硬道理!”

“特大喜讯、特大喜讯!”6月2日一上班,江西省政协办公厅秘书处的涂继锋一路小跑来到宣传信息处,“你们的信息工作成了表彰项目。你看!”涂继锋向徐江南挥了挥手中的通知。原来,前不久,经过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批复同意,今年省政协表彰项目新增了“优秀社情民意信息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每届由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共同颁发表彰,“整个省政协就俩表彰项目,你们就有一个,中‘头彩’啦!”

“还有一喜,你猜!”曹小亮故意卖了个关子,“今年年初,省委把‘党委加强对政协工作领导’项目列入对全省设区市和县(市、区)党委的年度综合考评,其中一个重要的子项目就是——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情况。”

“我们可是‘双喜临门’啦!”徐江南抢过话头,“信息工作成了考核的‘硬杠杠’哩!”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迎来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好时机,今年上半年的信息报送量就相当于去年全年。”7月1日,石杰掂了掂手里新鲜出炉的《2022年上半年各单位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来稿及采用情况》,“工作热情高涨、信息质量看涨!”

“老陈的信息又来了,这已经是本周的第二条。”曹小亮咧开嘴笑着说,他去年一年才反映了一条,“现在可是‘周周见’,今年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冠军,他有戏!”

2022-08-13 蔡久伟 ——江西省政协提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质效记事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9273.html 1 “这里面有国之大、省之要、民之需” 29,27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