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两岸经合周刊

“两岸乡村振兴谈”展现两岸融合的文化密钥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8月13日   第 08 版)

本报记者 照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化IP借助创意和营销成功破圈,乡村的文创产品怎么才能做得更有文化味更好玩、更有品质呢?8月1日,由海峡青创学院发起的“两岸乡村振兴谈”第五期直播课程活动在厦门举行,以展现两岸融合的文化密钥,共吸引了近523万人次参与及观看。

据记者了解,“两岸乡村振兴谈”系列直播课程由两岸融合的经典案例构成,透过乡建这个课题,发现培养台胞优秀青年代表,增加认同与共识。该活动邀请两岸著名专家学者及本地台青,实地探访找寻厦台两地有记忆的人、物、事,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步呈现。

台青强森是参加此次活动的嘉宾,他曾在台湾从事多年乡村基础改造工作,现已扎根厦门。他经常带领两岸大学生组成的“青青志愿队”深入闽南乡村,并通过短视频直播的方式展现乡村之美。强森告诉记者,两岸大学生应该为每个乡村搜寻属于自己的独特标签,多多走进村居、与当地居民互动。

“广大天地在农村大有可为”,来自台湾的施盈竹有着国际志工的经验,她致力于用自己的专长为乡村做一些事情。活动中,施盈竹分享了在大陆农村的故事,自2017年起,她从垃圾分类、环境治理、活化闲置空间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社造尝试,在全国不同的村庄均有收获。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杨剑飞教授表示,乡创文旅IP的打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期行为,不仅要符合消费者的新习惯,还需不断与时俱进。希望借助更多两岸青年的力量,让越来越多人深入参与这场推动两岸乡村振兴交流与融合的盛事。

据了解,“两岸乡村振兴谈”的线上课程,前4期课程已在全网累计吸引近400万人次收看教学内容。

2022-08-13 照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9322.html 1 “两岸乡村振兴谈”展现两岸融合的文化密钥 29,32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