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有强 靳 燕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起步晚、基础弱,某些地方机械照搬城市模式治理农村生活污水,造成了‘不接地气’和‘水土不服’,如何突破农村污水治理的痛点和难点?”面对镜头,河南省政协委员夏先清直接发问。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朝军笑语盈盈,拿起话筒回应……
8月12日,大型政论专题节目“豫事来协商”首期《“政”问村容村貌 “协”助乡村振兴》正式播出。这档由河南省政协打造的电视问政节目,将聚光灯照在村容村貌提升上,省生态环境厅、住建厅、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分别在舞台就座,与政协委员、专家学者面对镜头、面向观众,呈现了一场生动的协商议政现场会。
“农民群众是村容村貌提升工作的主体,也是直接受益者,但一些地方存在‘政府热、百姓冷’‘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如何调动群众积极性?”省政协委员、新乡市封丘县王村乡小城村党支部书记郭祖良走进演播厅,将自己在基层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带到了现场。
言及此,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马万里心下了然,“农民的事情农民办,只有群众上心,才能难事不难、好事办好,村容村貌提升也不例外。”大家一致认为,要调动村民参与村容村貌提升的积极性,促进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的形成,汇聚起乡村振兴合力。
收到邀请后,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环境系教授赵勇专门做了功课,现场抛出连环三问,直指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难题。“农村黑臭水体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在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打造健康水环境、建立良好水生态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三分在治、七分靠管,在加强管护方面打算怎么做?”
相关部门逐一发声后,村干部与基层群众也惊喜现身,以视频的形式分享了自己身边的变化。“原来有一个臭水沟,很多垃圾在里面,三五十米都能闻到臭味。环境整治后把臭水抽干,把污泥挖走,用石头摆成景观,小孩有玩的地方,周边老百姓特别高兴”“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塘变美了,柴火垛不见了,房前屋后变美了”……
真诚的笑脸比言语更具感染力,这份喜悦也传导给了节目现场的每个人。“我想在座的人很多都有这样的感受,儿时的记忆是在清澈的小溪里摸鱼捉虾、嬉笑纳凉,但是有段时间这种回忆断档了,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孩子们重拾这般童年。”主持人忍不住感慨道。
如何在整治提升时留住乡愁?省政协委员于鲁冀忍不住发问,“我省村庄规划相对滞后,整体布局思考不足,农村建房随意性较强,请问在指导乡村科学合理规划方面有何打算?”“非常感谢您对我省村庄规划工作的关心,您所提的问题确实存在。”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蔡辉坦率直言,“全省4.46万个村庄中有编制规划的不到三分之一,做好下一步的重点工作,要把握‘覆盖’‘用地’‘管控’这3个关键词……”
话筒在传递,共识在凝聚。45分钟的节目里,从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到加强规划、形成合力,政协委员与专家学者“出题”,相关部门“解题”,专业的声音得以传递给万千观众,推动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更深入、更具体。
“通过电视问政进行民主监督,大家直面问题、坦诚相见,增进思想交流,实现同题共解。”省政协副主席李英杰全程参与节目录制,他表示,村容村貌提升工作是乡村振兴之需、顺应民心之举,要倾听基层声音,广泛开展研讨,让农村亮起来、生活美起来。